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󲗾󲗿󲘀󲗽

說 明

正  字 A01687 手-13-16
說文釋形

「擒」《說文》作「捦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急持衣䘳(衿)也。从手,金聲。手寫字,捦或从禁。(巨今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急持衣䘳(衿)也。从手,金聲。手寫字,捦或从禁。(巨今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禽」:「人」下作「离」(B03084),上半豎折、豎筆不接上「亠」;下半作「禸」,左上兩筆相交,末筆作挑、點,共五畫,寫法參「禽」字。
注  音 ㄑㄧㄣˊ
漢語拼音 ㈠qín ㈡chī
釋  義
ㄑㄧㄣˊ
急持、捕捉。如:「欲擒故縱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擒,急持衣衿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此篆古叚(假)借作禽,俗作擒、作捦。走獸總名曰禽者以其為人所擒也。」《字彙.手部》:「捦(擒),捉也。俗作擒。」《韓非子.存韓》:「是我兵未出,而勁韓以威擒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九○回:「驅巨獸六破蠻兵,燒籐甲七擒孟獲。」
㈡ㄔ
作「手寫字」形時,為「摛」之異體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