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󲑮󲑭𢶵𣔭

說 明

正  字 A01594 手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搰也。从手,屈聲。(衢勿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搰也。从手,手寫字聲。(衢勿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屈」:下作「出」,末筆作短豎,不作點,寫法參「屈」字。
注  音 ㄐㄩㄝˊ
漢語拼音 jué
釋  義

1. 挖、穿鑿。如:「臨渴掘井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掘,搰也。」《易經.繫辭下》:「斷木為杵,掘地為臼。」《史記.卷八.高祖本紀》:「項羽燒秦宮室,掘始皇帝塚。」

2. 竭盡、窮盡。如:「掘筆」。《老子》:「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?虛而不掘,動而愈出。」漢.揚雄《太玄經.卷三.文卦》:「是以聖人仰天則常窮神掘變,極物窮情。」

3. 愚笨、粗劣。通「拙」。《韓非子.難言》:「敦祗恭厚,鯁固慎完,則見以為掘而不倫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訓》:「是故所重者在外,則內為之掘。」

4. 強硬、固執。通「倔」。漢〈成皋令任伯嗣碑〉:「慈寬惠恕,剛猛桀掘。」清.蒲松齡《聊齋俚曲集.姑婦曲.第三回》:「漢子惹著他也掘,婆婆惹著他也咒。」

5. 直立不動貌。通「兀」。《洪武正韻.質韻》:「兀,兀兀,不動貌,亦作『掘』。」《莊子.田子方》:「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,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。」清.林希逸《莊子口義》:「掘,兀兀然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