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󲎛󲎚󲎙𢼍

說 明

正  字 A01541 手-05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不巧也。从手出聲。(職說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不巧也。从手出聲。(職說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扌」,末筆斜挑;右半作「出」:末筆作短豎,不作點,寫法參「出」字。
注  音 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zhuó
釋  義

1. 愚笨、不靈活。如:「笨拙」、「手拙」、「勤能補拙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拙,不巧也。」《老子》第四五章:「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」

2. 我的、自己的,為自謙之詞。如:「拙見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○回:「武書道:『……拙作過蒙稱許,心切不安。』」

3. 質樸、未加修飾。如:「古拙」、「稚拙」。《韓非子.說林上》:「巧詐不如拙誠。」《宋史.卷三三八.列傳.蘇軾》:「近歲樸拙之人愈少,巧進之士益多。」

4. 坎坷、不順利。《舊五代史.卷一四九.職官志》:「前王之法制罔殊,百代之科條悉在,無煩改作,各有定規,守程式者心逸日休,率胸臆者心勞日拙。」元.陳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二折:「便似班定遠在玉門關,空學的兵書戰策,爭柰運拙時艱,淹留在此去住無門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