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 異 體 字 A00202-001 人-10-12 內 容 〔關鍵文獻〕《龍龕手鑑.人部》。 研訂說明 注 音 ㄊㄧㄥˊ 漢語拼音 tíng 研 訂 者 李添富 內 容 「」為「停」之異體。停,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人部.新附》作「」,云:「止也。從人聲。」按《說文解字.高部》:「,民所安定也。亭有樓。從高省丁聲。」又云:「,崇也。象臺觀高之形。從冂口,與倉、舍同意。」而《隸辨.平聲.豪韻》云:「高,說文作,象臺觀高之形,從冂從口,筆跡小異。亦作。」〈孔龢碑〉、〈華山廟碑〉「高」字皆作「」,可知隸體臺觀高之形已生變化;故「亭」字從「高」本當作「亭」,而〈華山廟碑〉則作「」;「享」字亦從「高」而〈張騫碑〉則作「」。《龍龕手鑑.人部》云:「,俗;,正。徒丁反。,息、止、定也。二。」以「」為正體,應是從隸體而來。《廣韻.平聲.青韻》、《集韻.平聲.青韻》、《類篇.人部》、《四聲篇海.人部》字皆作「」,自《字彙.人部》、《正字通.人部》以下,《康熙字典.人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人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人部》等,則皆定作「停」。今既以「停」為正體,故可收「」字為其異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