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󱜙󱜊󱜖󱜜󱜓󱜕󱜗󱜔𡨴󱜘󱜑󱜛󱜐󱜝𡩬󱜏󱜋󱜎󱜒寧󱜈󱜚󱜉𡬛󱜍󱜇󱜌

說 明

正  字 A01043 宀-11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願詞也。从丂,寧〔寍〕聲。(奴丁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願詞也。从丂,寍聲。(奴丁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願詞也。从丂,寍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寍」:「宀」下作「心」、「皿」,下橫兩端出頭,寫法參「寍」(B00747)字。下作「丂」之變形「丁」。「嚀」、「擰」、「檸」、「濘」、「獰」等字偏旁同此。「甯」(B02717)字寫法亦參此。
注  音 ㄋㄧㄥˊㄋㄧㄥˋ
漢語拼音 ㈠níng ㈡nìng
釋  義

ㄋㄧㄥˊ

1. 情願、甘願。如:「寧死不屈」、「寧缺毋濫」。《說文解字.ㄎ部》:「寧,願詞也。」《論語.八佾》:「禮與其奢也,寧儉。」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吾寧鬥智,不能鬥力。」

2. 安定。如:「安寧」、「心神不寧」。《廣韻.平聲.青韻》:「寧,安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常棣》:「喪亂既平,既安且寧。」《遼史.卷三一.營衛志上》:「隨陽遷徙,歲無寧居。」

3. 平息。如「寧息」。《後漢書.卷三.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驗,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,冀以息事寧人,敬奉天氣。」唐.李嶠〈為水潦災異陳情表〉:「以寧眾口之囂謗,以答三靈之譴咎。」

4. 省視、問安。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女嫁歸省父母曰寧。」《詩經.周南.葛覃》:「害澣害否?歸寧父母。」唐.韓愈〈贈張童子序〉:「童子請於其官之長,隨父而寧母。」

5. 回家。元.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四折:「周舍杖六十,與民一體當差。宋引章仍歸安秀才為妻,趙盼兒等寧家住坐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二六.沈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「沈昱並原告人,寧家聽侯。」

6. 服喪。《字彙.宀部》:「又居喪曰寧。」《漢書.卷一一.哀帝紀》:「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寧三年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寧,謂處家持喪服。」《後漢書.卷四六.郭陳列傳.陳寵》:「高祖受命,蕭何創制,大臣有寧告之科,合於致憂之義。」

7. 當副詞:

⑴ 豈、難道。《戰國策.趙策三》:「十人而從一人者,寧力不勝,智不若耶?」唐.王勃〈滕王閣序〉:「老當益壯,寧移白首之心?」

⑵ 乃、竟然。《詩經.大雅.瞻卬》:「心之憂矣,寧自今矣。」《三國志.卷二七.魏書.徐胡二王傳.胡質》:「胡通達,長者也,寧有子孫不?」

8. 語氣助詞,無義。《左傳.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賓至如歸,無寧菑害。」《董西廂.卷五》:「且寧耐,有何喜事恁大驚小怪?」

9. 清朝以南京為江寧府治,故簡稱為「寧」。如:「寧漢分裂」。

10. 大陸地區寧夏省簡稱。

ㄋㄧㄥˋ

姓。如漢代有寧成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