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󰅂󰅁󰅅󰅆𠅃𡖋𡗕𢂯󰅄󰅀󰅃𥩖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061-001 𠅃 亠-04-06
注  音 ˋ ㈠⑴ˋ
漢語拼音 ㈡yì ㈠⑴yī ⑵yì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手寫字,《龍龕手鑑.亠部》云:「手寫字,古文亦字。」《四聲篇海.亠部》、《字彙補.亠部》等並同,故「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⇒「衣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061-002 𡖋 夕-04-07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手寫字,見《碑別字新編.六畫》引〈魏張寧墓誌〉。《字彙補.夕部》亦收此字,云:「〈蜀夾江江縣酒官碑〉:『南由市入為闈北抵湖出為手寫字』,楊用脩云:『手寫字即古亦字。』」,據此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無誤,此由「亦」之草書演變為「手寫字」,再變為「手寫字」。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異 體 字 A00061-003 𡗕 大-02-05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亦,《說文解字.亦部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人之臂亦也,從大象兩亦之形。」《正字通.大部》收此字,云:「手寫字,亦本字。《說文》:『人之臂手寫字也,從大象兩手寫字之形』篆作手寫字,隸作亦,徐鉉曰:別作腋,非是。」據此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異 體 字 A00061-004 𢂯 巾-06-09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手寫字,二見於《龍龕手鑑》。其巾部下云:「俗」,而雜部云:「古文,音亦,小幕曰手寫字。」按:手寫字字從巾,當以小幕為義,與「亦」字有別。然考其餘字書,如《四聲篇海.巾部》亦收此字,而《字彙補.巾部》更云:「手寫字,與亦同。」則「手寫字」音同亦而訛為亦,相沿成習,故手寫字仍得為亦之異體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異 體 字 A00061-005 𥩖 立-02-07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手寫字,見《龍龕手鑑.立部》,云:「羊即反。」《字彙補.立部》云:「羊益切,音亦,見《篇韻》。」《康熙字典.備考.立部》云:「手寫字,《龍龕》同亦。」則手寫字為亦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異 體 字 A00061-006 󰅀 火-02-06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。手寫字,見《偏類碑別字.亠部》引〈魏魏靈藏造象記〉。按:「手寫字」當由「亦」之草書而來,考《敦煌俗字譜.亠部》中,有「手寫字」〈中114.1080.上-7〉、「手寫字」〈中103.1031.上-5〉、「手寫字」〈中129.1209.上-3〉可見其衍變之跡,故「手寫字」為「亦」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