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B02316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⑴ |
漢語拼音 | ⑴xí ⑵shī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濕」之異體。「濕」之篆文作「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水,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從水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」今楷變通作「濕」(《漢隸字源.入聲.緝韻》引〈孫叔敖碑〉及〈平原東郡門生蘇衡等題名〉)。「」字見《漢隸字源.入聲.緝韻》引〈韓勑碑陰〉。按:「」字當是篆文「」之隸定者,右下本從「絲」,今省變通作「𢇁」,故《五經文字.水部》曰:「濕,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隸省。」說是。今既以隸省之「濕」為正,則本形之「」為其異體是也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B02316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shī #shī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溼」為「濕」之異體。「濕」之篆文作「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水,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從水聲。桑欽云:出平原高唐。」今楷變作「濕」(《漢隸字源.入聲.緝韻》引〈孫叔敖碑〉及〈平原東郡門生蘇衡等題名〉)。「溼」之篆文作「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幽溼也。從一,覆也;覆土而有水,故溼也;從省聲。」今楷變通作「溼」,《五經文字.水部》:「溼,上《說文》,下隸省。經典皆以『濕』為『溼』。」《玉篇.水部》亦以「溼」、「濕」同字。按:依《說文》,「濕」為水名、「溼」為幽溼,本是二字,然以其音同,故經典多假「濕」為「溼」,通行既久,遂混而不別,字書乃列為異體,文獻有據,故可收。 #「溼」另兼正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