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𠃟󷌙󷌚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B00264-001 𠃟 乙-04-05
注  音 ˊㄧㄝˇ
漢語拼音 ㈠yí ㈡yě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匜」之異體。「匜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匚部》:「似羹魁,柄中有道,可以注水酒。從匚、也聲。」「手寫字」為「匜」之異體,見《六書正譌.支脂之韻》,文曰:「手寫字,古匜字,沃盥器也,有流以注水,象形。《款識》有張仲姞『手寫字』作『手寫字』,即手寫字字大篆。李斯秦刻作『手寫字』,小篆省文,今用之,後人又作『手寫字』,隸作『也』,借為詞助,羊者切。詞助之用既多,故正義為所奪,又加『匚』為『匜』以別之,其實一字也。」按:此字金文或作「手寫字」(春秋甫人匜)、「手寫字」(春秋鄭伯匜)(見《古文字類編.匜字》),不從匚,以此視之,《六書正譌》之說是也。金文之形隸定作「手寫字」,雖與秦刻石也字「手寫字」形同,然其為「匜」之異體,信而有徵,故可收。

⇒「也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0264-002 金-05-13
注  音 ˊㄊㄚ ㈡⑴ㄕㄜˊ
漢語拼音 ㈢yí ㈠tā ㈡⑴shī ⑵shé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鉇」為「匜」之異體。「匜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從匚也聲,然金文有不從匚而從金者,如:〈中友父〉匜作「手寫字」、〈史頌〉匜作「手寫字」、〈陳伯元〉匜作「手寫字」(見《金文編.卷十二》),此字從金之據也。又其旁所從之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,隸定或作「也」(一作「它」),則本當作「釶」,而後傳抄誤作「鉇」。《急就篇》第十三章:「銅鍾鼎鋞鋗鉇銚。」顏師古注::「鉇,系而提之。」王應麟補注:「一作『匜』。」畢沅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匚部》卷五:「『匜』、正;『鉇』、俗。」此字形構雖誤,然猶知其為同,故可收。

⇒「鉈」之異體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B00264-003 金-03-11
注  音 ˊㄊㄚ ㈡⑴ㄕㄜˊˇˇ
漢語拼音 ㈢yí ㈠tā ㈡⑴shī ⑵shé ㈣yǐ #yǐ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釶」為「匜」之異體。「匜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從匚也聲,然金文則有不從匚而從金者,如:「手寫字」(中友父匜)、「手寫字」(史頌匜)、「手寫字」(陳伯元匜)(俱見《金文編.卷十二》),從金也聲是也。蓋從匚者,明其為受物之器;從金者,示其乃以金為之器,其為盛水酒則一也,故《武威漢簡.甲本.特牲》:「沃尸浣者一人,奉般東西,執釶者西面。」今《儀禮.特牲饋食禮》「釶」作「匜」也。文獻信而有徵,故可收。

#「手寫字」另兼新正字。

⇒「鉈」之異體

⇒「鍦」之異體

⇒「釔」之異體



#「釶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B00264-004 乙-02-03
注  音 ˊㄧㄝˇ
漢語拼音 yí #yě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也」為「匜」之異體。「匜」,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匚部》:「匜,似羹魁,柄中有道,可以注水酒。從匚也聲。」此字金文或從皿,如:「手寫字」(楚嬴匜)、「手寫字」(手寫字手寫字車匜)、「手寫字」(曾子伯父匜)(以上俱見《金文編.卷十二》);或不從匚,如:「手寫字」(子仲匜。《金文編.卷十二》)、「手寫字」(春秋甫人匜)、「手寫字」(春秋鄭伯匜)(以上二字見《古文字類編.匜字》),而無從匚者。其不從匚諸形,與「也」之金文「手寫字」(春秋齊矦敦。見《古文字類編.也字》)形同,是為一字,故《六書正譌.支脂之韻》曰:「《款識》有張仲姞『手寫字』作『手寫字』,即手寫字字大篆,李斯秦刻作作『手寫字』,小篆省文,今用之。後人又作『手寫字』,隸作『也』,借為詞助,羊者切。詞助之用既多,故正義為所奪,又加『匚』為『匜』以別之,其實一字也。」說是也。「也」為「匜」之初文,是為「凡形聲字,必以聲符為初文」者也,故可收。



#「也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