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 異 體 字 B00264-001 𠃟 乙-04-05 內 容 〔關鍵文獻〕《六書正譌.平聲.支脂之韻》。 ⇒「也」之異體。 研訂說明 注 音 ㈠ㄧˊ ㈡ㄧㄝˇ 漢語拼音 ㈠yí ㈡yě 研 訂 者 蔡信發 內 容 ㈠「」為「匜」之異體。「匜」之篆文作「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匚部》:「似羹魁,柄中有道,可以注水酒。從匚、也聲。」「」為「匜」之異體,見《六書正譌.支脂之韻》,文曰:「,古匜字,沃盥器也,有流以注水,象形。《款識》有張仲姞『』作『』,即字大篆。李斯秦刻作『』,小篆省文,今用之,後人又作『』,隸作『也』,借為詞助,羊者切。詞助之用既多,故正義為所奪,又加『匚』為『匜』以別之,其實一字也。」按:此字金文或作「」(春秋甫人匜)、「」(春秋鄭伯匜)(見《古文字類編.匜字》),不從匚,以此視之,《六書正譌》之說是也。金文之形隸定作「」,雖與秦刻石也字「」形同,然其為「匜」之異體,信而有徵,故可收。㈡⇒「也」之異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