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4786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皷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鼓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謂之鼓。從壴,支象其手擊之也。工戶切」。「皷」之字形,見於《漢隸字源.上聲.姥韻.鼓字》引〈孫叔敖碑陰〉收「皷」。《隸辨.上聲.姥韻》皷字注按云:「《廣韻》引《說文》作皷,從皮。……既曰郭皮甲而出,則字當從皮。」又《廣韻.上聲.姥韻》皷,亦作鼓。而《字彙.皮部》則以「皷」為俗「鼓」字。《正字通》亦同。今《異體字手冊.十三畫》鼓,收皷為俗字。「鼓」、「皷」既同,故收「皷」為今楷體正字「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鼓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謂之鼓。從壴,支象其手擊之也。工戶切」。又段注本《說文.攴部》篆作「」,云:「擊也,從攴壴,壴亦聲。讀若屬」。今擊鼓,楷體正字作「鼓」。「」字見於《龍龕手鑑.攴部》為今字,為正字。《玉篇.鼓部》作「鼓」,云:「姑戶切。瓦為控,革為面,可以擊也」。則字或從支,或從攴,皆可用為擊鼓之義,殊無別也。《字彙.鼓部》字下注云:「按舞之從攴,……鐘鼓之鼓從支,微有不同,然今㮣用支,不復用攴矣」。則《說文》雖分鼓、為二,然見於字書又多以鼓為同一音義之字訓,而今亦通用。且據《異體字例》:「凡鼓形多作」,既以此為《異體字例》之規範,自當收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鼓部》篆作「」。今楷體正字作「鼓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鼓部》作「」,云:「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曰。從壴從屮又。屮象飾,又象其手擊之也。工戶切。」又《金石文字辨異.上聲.麌韻》鼓,引〈唐竇憲碑〉收「」字形。故「」之字形,當為《說文》本字,經隸變楷化而得。《重訂直音篇.鼓部》,同鼓。既為同字有據,故收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鼓部》「」,云:「籀文鼓,從古聲」。《玉篇.鼓部》鼓,籀文。《集韻.上聲.姥韻》鼓同,籀從古。《類篇.鼓部》鼓,籀作。今《異體字手冊.十三畫》鼓,亦收籀文。故「」之字形,當從籀文楷化而得。「」既為「鼓」之籀文,收為異體也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周小萍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鼓」之異體。《集韻.上聲.姥韻》鼓,古作,籀從古,或從革。《字彙.鼓部》,同鼓。《正字通》同。今《異體字手冊.十三畫》鼓,亦收為或體。「」既為「鼓」之或文,收為異體也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5-1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陳逸玫 |
內 容 | 「鼓」本從「壴、支」,然其右偏旁有碑變從「𪠲」者。如《金石文字辨異》引〈唐寂照禪師碑〉、《碑別字新編》引〈隋曹禮墓誌〉皆「鼓」作「」。又據《異體字例》,「口」形常隸作「厶」,故《四聲篇海.鼓部》所收「」字雖僅言「音鼓」,但依其字形當可推為「鼓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5-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陳逸玫 |
內 容 | 「鼓」之篆形本從「壴、支」爾,後人蓋因其製成多以革,故增益形符作「」,如《集韻.上聲.姥韻》:「鼓……或從古、或從革。」復以「鼓」有碑變作「」者(按:如《金石文字辨異》引〈唐寂照禪師碑〉),《龍龕》版刻「革」又皆作「」,故其「」字雖僅言「音鼓」,然據字形研判當可定為「鼓」字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4786-005-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gǔ |
研 訂 者 | 陳逸玫 |
內 容 | 「鼓」字以其多以革製,故有從「革」作「」者,如《集韻.上聲.姥韻》即收錄之。另又有增益聲符作「」者,如《玉篇.鼓部》即收「」,言為「鼓」之籀文。爾後又見合「」、「」二字省形而衍新字「」,如《字彙補.革部》:「,音鼓義同。」 《龍龕手鑑.革部》「」字下云:「俗,音鼓。」僅言其音,未明其義。然見其形,當即「」字,因《龍龕手鑑》中之「革」字本皆作「」,故「」當亦收為「鼓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