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󰨢󰨡󰨠󰨣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457-001 卩-05-07
注  音 ㄑㄩㄝˋ
漢語拼音 què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「却」為「卻」之異體字。音ㄑㄩㄝˋ

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ㄗ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卻也。從手寫字谷聲。去約切。」今音ㄑㄩㄝˋ

《類篇.谷部》:「卻,或作却。」《四聲篇海.ㄗ部》:「却,去約切,退也。」《五經文字》云:「卻,俗作却。」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俗書簡畫者》:「卻,俗作却。」

按:「卻」之作「却」蓋隸變俗寫。《說文》「𧮫」「手寫字」本二字,上音ㄐㄩㄝˊ,為口上阿之義;下音ㄍㄨˇ,為山谷之谷。二字形體之異在上字兩八皆相連,下字兩八皆不連。後世書寫於連或不連,每多差異,教育部標準字體遂以「谷」為標準字,二八上不連,下連。無論山谷之谷或作偏旁之𧮫,其形相同。「卻」字小篆作「手寫字」,「手寫字」隸定作「谷」,碑變作「去」,隸書中,從「手寫字」之字多作「去」可證也。

異 體 字 A00457-002 卩-06-08
注  音 ㄑㄩㄝˋ
漢語拼音 què
研 訂 者 張文彬
內  容

「㕁」為「卻」之異體字。音ㄑㄩㄝˋ

《字彙.ㄗ部》:「㕁,俗却字。」《正字通.ㄗ部》:「㕁,俗却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ㄗ部》:「㕁,本卻字,後變為却,又轉為㕁。」

按:「卻」之作「㕁」,蓋訛誤所致。從「爻」之字,於偏旁多作「手寫字」,如「肴」字即從「爻」。「𧮫」字上半「手寫字」與「爻」略近,遂訛作「手寫字」,而「口」隸變作「ㄙ」,遂成「𠫤」形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