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󶎵󶎶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301-001 金-05-13
注  音 ㄔㄨˊㄔㄨˊ
漢語拼音 chú #chú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「鉏」為「鋤」之異體。鉏,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立薅斫也,從金且聲。未見鋤字,而《玉篇.金部》則以「鋤」為「鉏」之或體,《廣韻.平聲.魚韻》、《集韻.平聲.微韻》皆然,但《字鑑.平聲.魚韻》謂鉏:「《五經文字》云:作鋤,訛。」《六書正譌.平聲.魚韻》亦云:「鉏,俗作鋤,非。」《俗書刊誤.卷一.平聲.模韻》亦然。《字鑑》等雖以為訛,但後世字典皆從俗以「鋤」為「鉏」之或體。如今教育部所頒標準字,收「鋤」為正字,則當依文獻收「鉏」為或體。



#「鉏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4301-002 耒-07-13
注  音 ㄔㄨˊㄔㄨˊ
漢語拼音 chú #chú
研 訂 者 簡宗梧
內  容

「耡」為「鋤」之異體。鋤,於《說文》作「鉏」,田器也;而耡則見於《說文解字.耒部》,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耤稅也,殷人七十而耡,從耒助聲。二字原本迥異,然《龍龕手鏡.耒部》云:「耡,士魚反,助也;又姓;又士據反,與鋤同。」《增廣字學舉隅.誤用字》云:「耡,音助,稅也,俗作鋤字用,非。」此外,《正字通.耒部》:「耡,楚渠切,音鉏,耕耡。」足見「耡」亦為田器之義,而耡為鋤之異體矣。



#「耡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