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󵶒󵶓󵶋󵶚𨈬󵶑󵶎󵶖󵶔󵶗󵶌󵶕󵶍󵶐󵶘󵶏𨊘A04060-025󵶙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4060-001 𨈬 身-05-12
注  音 ㄑㄩ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《玉篇.身部》:「軀,去迂切,躰也。」下出「手寫字」字,云:「同上,俗。」《精嚴新集大藏音.身部》:「手寫字,軀正。」《四聲篇海.身部》:「軀,去于切,《說文》云:躰也。」下亦出「手寫字」字,云:「同上,俗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身部》引〈古今雜劇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字彙.身部》、《正字通.身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並云:「俗軀字。」按聲符丘、區雙聲,且《異體字例》,凡區形多作丘,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060-002 𨊘 身-15-22
注  音 ㄑㄩ ㈠⑴ㄐㄩㄢㄕㄣ
漢語拼音 ㈡qū ㈠⑴juān ⑵shēn
研 訂 者 曾榮汾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文獻上或作「手寫字」,下從心。《康熙字典.身部》云:「《篇海》:『音與軀同。』按:即軀字之訛。」若據此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軀」字之異體,蓋添益義類形旁,變易成從心軀聲。然則,雖如《四聲篇海.身部》云:「手寫字,音身。」《字彙補.身部》云:「手寫字,與身音義同。」似「手寫字」當為「身」之異體,依上文字構原理析之,收為「軀」之異體亦可也。

⇒「身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4060-003 土-11-14
注  音 ㄑㄩㄑㄩ #⑴ˇ
漢語拼音 ㈠qū ㈡qū #⑴ōu ⑵ǒu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虞韻》「軀」下列有「手寫字」字,云:「〈熒陽太守元甯造像記〉:石像一手寫字。」手寫字、軀同音,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

#「手寫字」另兼正字。

⇒「區」之異體



#「塸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4060-004 󵶋 身-04-11
注  音 ㄑㄩ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身部》引〈古今雜劇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按《異體字例》,凡區形多作󰦂,蓋省筆而來。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4060-005 人-11-13
注  音 ㄑㄩˇ
漢語拼音 qū #yǔ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「傴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虞韻》「軀」下列有異體「傴」字,云:「〈西魏曹續生造像記〉:造像四傴。〈唐佛峪遇緣造像〉:敬造阿彌佛一傴。」故「傴」可為「軀」之異體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傴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4060-006 金-11-19
注  音 ㄑㄩ
漢語拼音 qū #ōu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「鏂」為「軀」之異體。軀,《說文解字.身部》:「手寫字,體也。從身,區聲。」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虞韻》「軀」下列有異體「鏂」字,云:「〈東魏路文助等造像記〉:為亡父造像一鏂。按軀作鏂。」故「鏂」可為「軀」之異體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鏂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