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𢂽𢃆󵗫󵗪𧛬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3728-001 𢃆 巾-07-10
注  音 ㄑㄩㄣˊ
漢語拼音 qún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。「裙」,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云:「手寫字,下裳也,從巾君聲。渠云切。手寫字手寫字或從衣。」篆文隸變為「手寫字」,或體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、「裙」。《集韻.平聲.文韻》曰:「手寫字手寫字:《說文》:『下裳也。』或從衣,亦書作手寫字、裙。」《類篇.巾部》亦謂「手寫字」字「亦畫作手寫字。」謹按:「手寫字」字之形,乃易「手寫字」字之結構由下形上聲為右形左聲耳,今以「裙」為正字,故「手寫字」可收為「裙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3728-002 巾-07-10
注  音 ㄑㄩㄣˊ
漢語拼音 qún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。「裙」,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云:「手寫字,下裳也,從巾君聲。渠云切。手寫字手寫字或從衣。」篆文隸變為「手寫字」,或體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、「裙」。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曰:「裙、手寫字:並上通下正。」《玉篇.巾部.裙字》云:「手寫字,音手寫字,與裙同。」今既以「裙」為正字,「手寫字」遂用為「裙」之異體字矣。

異 體 字 A03728-003 𢂽 巾-07-10
注  音 ㄑㄩㄣˊ
漢語拼音 qún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。「裙」,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云:「手寫字,下裳也,從巾君聲。渠云切。手寫字手寫字或從衣。」篆文隸變為「手寫字」,或體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、「裙」。《字彙.巾部》於「手寫字」下曰:「俗作裙,非。」又謂:「手寫字,同上。」又於〈衣部〉云:「裙,俗手寫字字。」《正字通.巾部》曰:「手寫字,舊註同手寫字。按手寫字,君在巾上,非俗書君巾並列,作手寫字尤非。」然「手寫字」之作「手寫字」,乃易字之結構由下形上聲為左形右聲耳。《康熙字典.巾部》收「手寫字」字,以後字書亦多因之,故可收「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3728-004-1 衣-07-13
注  音 ㄑㄩㄣˊ
漢語拼音 qún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。「裙」,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云:「手寫字,下裳也,從巾君聲。渠云切。手寫字手寫字或從衣。」篆文隸變為「手寫字」,或體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。《玉篇.衣部.裙字》曰:「手寫字,巨云切,裳也。亦作裙。」《廣韻.平聲.文韻》亦以「手寫字」字「亦作裙。」謹按:「手寫字」之作「裙」,乃易字之結構由下形上聲為左形右聲耳,今以「裙」為正字,「手寫字」反用為「裙」之異體字耳。

異 體 字 A03728-005 𧛬 衣-09-15
注  音 ㄑㄩㄣˊ
漢語拼音 qún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。「裙」,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云:「手寫字,下裳也,從巾君聲。渠云切。手寫字手寫字或從衣。」篆文隸變作「手寫字」,或體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、隸定作「裙」。《字彙.首卷.遵時》曰:「裙,古作手寫字。」《正字通.首卷.遵時》亦同。《字彙補.衣部》遂謂:「手寫字,巨君切,音群,即古裙字也。」謹按: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「君」下有古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字彙補.口部》曰:「手寫字,《說文》古文君字。」故「手寫字」字可作「手寫字」形,以「手寫字」為「裙」之異體字可信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