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󰜘󰜙󰜛𣧑󰜜󰜚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323-001 凵-04-06
注  音 ㄒㄩㄥ
漢語拼音 xi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異體。「凶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凶部》:「惡也,象地穿交陷其中也。」隸定作「凶」(見《隸辨.平聲.鍾韻》引〈鄭固碑〉)「手寫字」字始見《四聲篇海.凶部》,注曰:「音『凶』,俗字。」《字鑑.平聲.鍾韻》、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俗書加畫者》與《正字通.凵部》均從之。依此,則「手寫字」乃「凶」之俗字可知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0323-002 𣧑 歹-04-08
注  音 ㄒㄩㄥ
漢語拼音 xi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異體。「凶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隸定作「凶」,然漢隸碑體,如〈三公山碑〉、〈樊敏碑〉、〈郭君碑〉則或作「手寫字」(見《隸辨.平聲.鍾韻》),又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冬韻》引《漢書.藝文志》:「星事手寫字悍。」師古注曰:「手寫字讀與凶同。」故《玉篇、歹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古文『凶』。」其後《廣韻.平聲.鍾韻》、《四聲篇海.歹部》、《正字通.歹部》等字書均從之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古文無疑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0323-003 󰜘 凵-02-04
注  音 ㄒㄩㄥ
漢語拼音 xi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異體。「凶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隸定作「凶」,上無一橫明矣。「手寫字」字始見《偏類碑別字.凵部》引〈唐明州刺史韋塤墓誌〉,以為「凶」之異體,其後《碑別字新編.四畫》、《龍龕手鑑.手寫字部》從之。夫「凶」之與「手寫字」,形體略異,當是書寫筆勢改易故也(據《中國書法大字典.凵部》中之「凶」或作「手寫字」可證)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異體可信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0323-004 󰜙 凵-03-05
注  音 ㄒㄩㄥ
漢語拼音 xi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凶」之異體。「凶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隸定作「凶」,其上無一橫明矣。「手寫字」字始見《碑別字新編.四畫》引〈唐趙州司馬參軍趙晃墓誌〉,其上所增之一橫,當與「手寫字」同,均是書寫筆勢之改易耳,為「凶」之異體無疑,故可收。

異 體 字 A00323-005 儿-04-06
注  音 ㄒㄩㄥㄒㄩㄥ
漢語拼音 xiōng #xiō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兇」為「凶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凶部》:「凶,惡也,象地穿交陷其中也。」「兇」字亦見《說文解字.凶部》,曰:「兇,擾恐也,從儿在凶下。」知「凶」與「兇」,形既有別,義亦相隔,分為二字畫然矣!至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始見二字互用,於「兇凶」下注云:「上通下正。」混二字為一字,乃同音假借故也。字書錄之已久,以「兇」為「凶」之異體,言之有據,故可收。



#「兇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