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𠕤󰚡冤󰚢󰙫󰙞󰚤寃󰚣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0305-001 𠕤 冂-10-12
注  音 ㄩㄢ
漢語拼音 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字彙.冖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與手寫字同。從冃從兔與冠冕字不同,冠冕下從免,無點。」《正字通.冂部》「手寫字」下則曰:「冤字之訛。」此形《康熙字典.冂部》亦收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0305-002 冤 冖-08-10
注  音 ㄩㄢ
漢語拼音 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字彙.冖部》作「手寫字」,《正字通.冖部》《康熙字典.冖部》同。考「兔」字《字彙.儿部》及《正字通.儿部》、《康熙字典.儿部》都作「兔」,上從刀,與從手寫字者筆法稍異。今標準字體既以「兔」為正體,作「兔」者則為其異體。故「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0305-003 寃 宀-08-11
注  音 ㄩㄢ
漢語拼音 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「寃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字彙.宀部》收「寃」字,下云:「與手寫字同。從兔在冂下,此正字也,後人作宀。」《正字通.宀部》則以「寃」為「手寫字」之俗字。蓋冖形作宀,已見於隸書,《漢隸字源.平聲.元韻》引〈溧陽長潘乾校官碑〉作「手寫字」可證。而「兔」之作「兔」,乃楷定字形不同,今《字彙.儿部》《康熙字典.儿部》等都作「兔」。故「寃」當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0305-004 宀-08-11
注  音 ㄩㄢ
漢語拼音 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「寃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四聲篇海.兔部》「寃」云:「於元切,屈也,不理也,枉曲也。」蓋即「冤」字也。考手寫字字易冖為宀,來源甚早,《漢隸字源.平聲.元韻》引〈溧陽長潘乾校官碑〉「冤」即已作「手寫字」,故「寃」當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0305-005 󰙞 宀-07-10
注  音 ㄩㄢㄇㄧㄢˇ
漢語拼音 ㈡yuān ㈠miǎ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漢隸字源.平聲.元韻》引〈溧陽長潘乾校官碑〉作「手寫字」,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以「手寫字」為正字,《龍龕手鏡.宀部》等書寃都作「手寫字」。「寃」作「手寫字」猶「冕」作「手寫字」(《偏類碑別字.冂部》引〈魏高貞碑〉),「免」「兔」二形每有混淆者。而「冤」上之「冖」,碑體又常與「宀」混,如《隸辨.平聲.元韻》冤作手寫字(〈校官碑〉)、作手寫字(〈夏承碑〉),故「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⇒「冕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305-006 心-08-12
注  音 ㄩㄢㄨㄢˇ ㈢⑴ㄩㄢㄩㄢˋㄩㄢ
漢語拼音 ㈡yuān ㈠wǎn ㈢⑴yuān ⑵yuàn #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「惌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兔從冂。」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「惌手寫字」下云:「上俗下正。」「惌」當為從宀怨聲之俗體字。《龍龕手鏡.宀部》亦收「手寫字」,下云:「於袁反,屈也,手寫字也,苦也。」形極似「惌」,亦為「冤」之異體。故「惌」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#「惌」另兼正字

⇒「宛」之異體

⇒「怨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0305-009 󰚡 冂-10-12
注  音 ㄩㄢ
漢語拼音 yuān
研 訂 者 金周生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冤」之異體。冤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兔部》:「手寫字,屈也。從冂兔。」《字彙.冖部》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與手寫字同。從冃從兔,與冠冕字不同。冠冕下從免,無點。」依其意,手寫字之異體即當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字彙》免作免,兔作兔,手寫字手寫字,故說解與字形略有出入。今「免」形多寫作「免」,「兔」形多寫作「兔」,故《中文大辭典.冖部》引《字彙》此文,即將「手寫字」改為「手寫字」,於注解相合,於字形卻不甚相應。雖然如此,文獻「兔」與「兔」形通用由來已久,故「手寫字」當為「冤」之異體字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