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󱽓󰚣𥧛󷡡

說 明

正  字 B01133 心-08-12
說文釋形 「惌」《說文》作「宛」。
手寫字,屈草自覆也。从宀,夗聲。手寫字,宛或从心。(於阮切)
注  音 ㄩㄢㄨㄢˇㄩㄢˋ
漢語拼音 ㈠yuān ㈡wǎn ㈢yuàn
釋  義

㈠ㄩㄢ

冤屈、委屈。同「冤」。《說文解字.宀部》:「宛,屈草自覆也。惌,宛或从心。」《玉篇.心部》:「惌,惌枉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元韻》:「惌,惌枉。」

⇒「冤」之異體

⇒「怨」之異體

ㄨㄢˇ

1. 小孔貌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函人》:「凡察革之道,視其鑽空,慾其惌也。」漢.鄭玄.注引鄭司農曰:「惌,小孔貌。」唐.賈公彥.疏:「小孔貌者,革惡則孔大,革善則孔小。」

2. 病名。清.桂馥《札樸.鄉里舊聞附鄉音正字》:「腹中積食曰惌。」

⇒「宛」之異體

ㄩㄢˋ

⇒「怨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