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󳳤𤵜󳳣𤺋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673-001 𤵜 疒-05-10
注  音 ㄓㄣˇㄔㄣˋ
漢語拼音 ㈠zhěn ㈡chèn
研 訂 者 陳新雄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疹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胗,脣瘍也。從肉㐱聲。疹,籀文胗從疒。」按根據《說文》,當脣瘍講時,疹本為胗之籀文,但後世文字分化,疹為疹粟義所專,故《正字通.疒部》云:「疹,章引切,音軫,膚創,癮疹如麻粟也。」《康熙字典.疒部》始謂「手寫字,《玉篇》俗疹字。」爾後則《佛教難字字典.疒部》疹字異體收「手寫字」字,《書法字彙.疒部》引〈淳化閣帖〉王獻之「疹」作手寫字。按偏旁寫法,㐱形多寫作手寫字,故今定手寫字為疹之異體。

⇒「疢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2673-002 𤺋 疒-12-17
注  音 ㄓㄣˇ
漢語拼音 zhěn
研 訂 者 陳新雄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疹」之異體。《正字通.疒部》:「手寫字,俗疹字。」《素問.本病論》:「民病膈熱,咽乾,血溢驚駭,小便赤澀,丹瘤手寫字瘡瘍留毒。」按手寫字即疹字。今據《正字通》定為疹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2673-003 󳳣 疒-05-10
注  音 ㄓㄣˇㄔㄣˋ
漢語拼音 ㈠zhěn ㈡chèn
研 訂 者 陳新雄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疹」之異體。手寫字作為疹之異體,其形惟見於《佛教難字字典.疒部》,該字典「疹」字之異體有「手寫字」形。按楷書偏旁,凡㐱形多作尒,則疹之作手寫字,亦此理耳。今定為疹之異體。

⇒「疢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2673-003-1 肉-05-09
注  音 ㄓㄣˇ #⑴ㄓㄣㄓㄣˇ
漢語拼音 zhěn #⑴zhēn ⑵zhěn
研 訂 者 陳新雄
內  容

「胗」為「疹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手寫字、脣瘍也。從肉㐱聲。手寫字、籀文胗從疒。」《玉篇.疒部》:「疹,之忍切,手寫字疹,皮外小起病。籀文作胗同。」《廣韻.上聲.軫韻》:「胗,手寫字胗,皮外小起。《說文》曰:『脣瘍也。』疹,籀文。」按疹本為胗之籀文,今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既定疹為正字,故以胗為疹之異體。

#「胗」另兼正字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