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󳘹󳘸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396-001 日-05-09
注  音 ㄅㄧㄥˇㄅㄧㄥˇㄈㄤˇ
漢語拼音 ㈠bǐng ㈡bǐng ㈢fǎng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「昞」為「炳」之異體。炳,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手寫字,明也。從火,丙聲。」《集韻.上聲.梗韻》:「炳昞,《說文》:明也。或從日。」《中華字海.日部》:「昞,同『炳』。元稹〈夢井〉詩:『坐見天將昞。』」《漢語大字典.日部》:「昞,同炳。明,明亮。《廣雅.釋詁四》:『昞,明也。』《集韻.梗韻》:『炳,或從日。』《法言.先知》:『知其道者其如視,忽眇緜作昞。』唐元稹《夢井》:『尋環意無極,坐見天將昞。』」從火,明也,從日,亦明也,形符替換。故可定「昞」為「炳」之異體。

⇒「昺」之異體

⇒「昉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2396-003 日-05-09
注  音 ㄅㄧㄥˇㄅㄧㄥˇ
漢語拼音 bǐng #bǐ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「昺」為「炳」之異體。「炳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明也。從火丙聲。」

「昺」字見《隸辨.上聲.梗韻》引〈魏上尊號奏〉,而《玉篇.火部》則曰:「炳,彼皿切,明著。亦作『昺』。」《集韻.上聲.梗韻》並同。按:「炳」從火,以為燃火之明,「昺」從日,以為日照之明,從火、從日義近可通,則「昺」為「炳」之異體信然,故可收。



#「昺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396-004 󳘹 火-05-09
注  音 ㄅㄧㄥˇ
漢語拼音 bǐng
研 訂 者 蔡信發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炳」之異體。「炳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《說文.火部》:「明也。從火丙聲。」

手寫字」字見《重訂直音篇.卷五.火部》,與「炳」同字,《中華字海.灬部》引同。按:「炳」從火,火亦可作「灬」,且「炳」為左形右聲,「手寫字」為下形上聲,此猶「手寫字」之作「摲」、「翊」之作「翌」、「手寫字」之作「忣」,則「手寫字」為「炳」之異體有徵,故可收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