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2387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簡宗梧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災,《說文.火部》:「,天火曰烖,從火聲;,或從宀火;,籀文從;,古文從才。」而《說文.巛部》又云:「,害也,從一雝川,《春秋傳》曰:川雝為澤,凶。」二字音同義通。正如商承祚《福考》所云:「甲骨文從水,從戈,從火,以其義言之,水災曰,兵災曰,火災曰。後孳乳為、灾、災、、、甾、結構任意,體多誤合矣。」今教育部所頒標準字,以「災」為正字,正如《正字通.火部》「災」下所云:「本作,巛中加一,川壅為災,篆作,舊本省作災。」省一作「災」,早見於《玉篇.火部》等,而「」之形,既本諸《說文》,而為歷代字韻書及字辭典所收。今既以「災」為正字,則「」當為其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簡宗梧 |
內 容 | 「灾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災,《說文.火部》:「,天火曰烖,從火聲;,或從宀火;,籀文從;,古文從才。」可見烖、灾、、」、為同字之異體。今「」字省作「災」而為正字,灾、烖、、則皆為其異體。「灾」之形,歷代字書、韻書、字典、辭典,皆載之,當予收錄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簡宗梧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災,《說文.火部》:「,天火曰烖,從火聲;,或從宀火;,籀文從;,古文從才。」可見烖、灾、、,為同字之異體。今「」字省作「災」而為正字,則灾、烖、,皆為其異體。「」之形,歷代字書、韻書、字典、辭典、大多載之,當予收錄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簡宗梧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災,《說文.火部》:「,天火曰烖,從火聲;,或從宀火;,籀文從;,古文從才。」今「」字省作「災」而為正字,而「」亦為「」之省,「」見於〈嶧山碑〉,《正字通.火部》「」下云:「同,〈嶧山碑〉害烕除,本作,九畫,舊本從甾。」「」亦見於《集韻.平聲.咍韻》,而「」則見於《類篇.火部》、《四聲篇海.火部》、《字彙補.火部》以及近世字辭典,自當予以收錄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簡宗梧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災,《說文.火部》:「,天火曰烖,從火聲;,或從宀火;,籀文從;,古文從才。」蓋自然災害以水火為主,故或從火,或從,或從火,合水火為「」之會意,見於《字彙補.火部》,亦為《康熙字典.備考,火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火部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火部》、《中華字海.水部》所收,當予以存錄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08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李添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火部》云:「烖,天火曰烖;從火聲。灾,或從宀火。,籀文從。」《字彙.首卷.古今通用》云:「,古;災,今。」標準字體以「災」為正字。今考《康熙字典.火部》、《中文大辭典.火部》、《異體字手冊.七畫》、《漢語大字典.火部》等亦皆以「」為「災」之籀文,故「」字可以收為「災」字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12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李添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火部》云:「烖,天火曰烖;從火聲。灾,或從宀火。,籀文從。」《字彙.卷首.古今通用》云:「,古;災,今。」標準字體以「災」為正字。今考《偏類碑別字.火部.災字》引〈隋平安郡守謝岳墓誌〉、《廣碑別字.七畫》引〈唐劉通墓誌〉並作「」。按「火」、「大」形近,「災」字從「火」,其從「大」作「」者,當係形訛也。今以字書有據,故可收「」字為「災」字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13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zāi ㈠shí |
研 訂 者 | 李添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火部》云:「烖,天火曰烖;從火聲。灾,或從宀火。,籀文從。」《字彙.卷首.古今通用》云:「,古;災,今。」標準字體以「災」為正字。今考《碑別字新編.七畫.灾字》引〈齊申墓誌〉作「」。按「災」字或從宀火作「灾」,而「火」、「大」形近,其作「」者當係形訛也。今以字書有據,故可收「」字為「災」字之異體。 △疑另為「實」之異體。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1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李添富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。《說文.火部》云:「烖,天火曰烖;從火聲。灾,或從宀火。,籀文從。」《字彙.卷首.古今通用》云:「,古;災,今。」標準字體以「災」為正字。今考「烖」字《說文.火部》作「」從「」聲,「」字隸變作「」,故從「」聲字亦從而作「」如「哉」、「栽」等皆是,「」字亦書作「烖」矣。《正字通.火部》云:「烖,本作」。《康熙字典.火部》云:「,烖本字。」《異體字手冊.七畫》云:「,篆文。」皆據篆文隸定而不省也。今以字書有據,故可收「」為「災」字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2387-020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zāi |
研 訂 者 | 曾榮汾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災」之異體,形見《龍龕手鑑.火部》:「、,二古文。音灾。」又《四聲篇海.木部》:「,音災。」考《說文》「」下重文除「」外,亦見「」,云古文从才。此形隸定後,作「」,左旁如提手旁。提手旁「」與木旁時混,已為異體字例,故「」可作「」,收為「災」之異體可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