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󳎢𣹫󳎣󳎡󳎤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2278-001 水-09-12
注  音 ㄙㄨˋㄙㄨˋ
漢語拼音 ㈠sù ㈡sù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「㴑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溯,《玉篇.水部》云:「音朔,水也。」㴑,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云:「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,向也,水欲下違之而上也,從水手寫字聲。」《集韻.去聲.莫韻》云:「㴑或作遡、溯。」按㴑字《說文》或體作遡,俗寫乃改辵旁為水旁,以示逆流而上之意,其後溯行而㴑廢,故㴑為溯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可收。

⇒「泝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2278-002 辵-10-14
注  音 ㄙㄨˋㄙㄨˋ
漢語拼音 ㈠sù ㈡sù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「遡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溯,《玉篇.水部》云:「音朔,水也。」遡,見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㴑字重文,云:「㴑或從辵朔。」又《集韻.去聲.莫韻》云:「㴑或作遡。」按㴑為溯本字,故遡為溯之異體可知,《異體字字典》當收。

⇒「泝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2278-003 水-10-13
注  音 ㄙㄨˋㄙㄨˋㄙㄨˋ
漢語拼音 ㈠sù ㈡sù #sù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溯,《玉篇.水部》云:「音朔,水也。」手寫字字見《正字通.水部》云:「俗㴑字。」按㴑為溯本字,又素溯音近,故溯或從素聲作手寫字,則手寫字為溯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可收。

⇒「泝」之異體



#「溸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278-004 水-05-08
注  音 ㄙㄨˋㄙㄨˋ
漢語拼音 sù #sù
研 訂 者 許錟輝
內  容

「泝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溯,《玉篇.水部》云:「音朔,水也。」泝字見《玉篇.水部.遡字》云:「泝或作遡。」按遡本字作㴑,今作溯,碑省作手寫字,見《隸辨.去聲.暮韻》引〈張納功德敘〉:「手寫字流轉漕。」又手寫字字形體稍變為手寫字,見《龍龕手鑑.水部》,手寫字字省筆而為泝,故泝為溯之異體無誤,《異體字字典》可收。



#「泝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2278-005 󳎡 辵-08-12
注  音 ㄙㄨ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竺家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

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手寫字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向也。水欲下違之而上也。從水手寫字聲。桑故切。手寫字㴑或從朔。」《敦煌俗字譜.辵部》「手寫字」之異體有「手寫字」。《書法字彙.辵部》「手寫字」字,唐歐陽通道因法師碑、唐太宗溫泉銘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廣碑別字.十三畫.溯字》引〈唐樂達墓誌〉作手寫字。而「手寫字、溯」為異體字。「手寫字」由「手寫字」訛變而成,為古代通俗寫法,及書法用字。故定「手寫字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2278-006 󳎢 水-08-11
注  音 ㄙㄨˋ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竺家寧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溯」之異體。

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手寫字逆流而上曰㴑洄。㴑向也。水欲下違之而上也。從水手寫字聲。桑故切。手寫字㴑或從朔。」《碑別字新編.十三畫.溯字》引〈魏元悌墓誌〉作「手寫字」。《中華字海.氵部》:「手寫字,同溯。」《廣碑別字.十三畫》「溯」所引同《碑別字新編》。按「手寫字」為「溯」訛變而成之俗寫體。故定為「溯」之異體字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