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󲅥󲅱󲅲󲅢󲅭󲅤𢝮󲅧𢞩󲅳󲅨󲅮󲅪󲅦󲅩󲅬󲅰󲅫憲󲅣󲅯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442-001 󲅢 心-09-13
注  音 ㄒㄧㄢˋ
漢語拼音 xi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。憲,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手寫字,敏也。從心,從目,害省聲。」《隸辨.去聲.願韻》引〈夏承碑〉字作「手寫字」,注云:「〔按〕《說文》憲從害省,諸碑害省作手寫字,故憲亦作手寫字,碑復省從手寫字。」隸變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干祿字書.去聲》:「手寫字憲,上俗;下正。」《中國書法大字典.心部》引〈趙孟頫〉字作「手寫字」,楷化即「手寫字」字。「憲」之異體作「手寫字」,《隸辨》已說明演變情形,吾人可據從。

異 體 字 A01442-002 𢝮 心-09-13
注  音 ㄒㄧㄢˋ
漢語拼音 xi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。憲,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手寫字,敏。從心,從目,害省聲。」《字彙補.心部》:「手寫字,《釋典》憲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備考.心部》:「手寫字,《龍龕》同憲,出江西隨函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心部》:「手寫字,與憲同。《龍龕手鑑》手寫字,同憲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心部》:「手寫字,同憲。《龍龕手鑑.心部》:手寫字,同憲。」按《龍龕手鑑.心部》:「手寫字,通。手寫字,正,許建反。法度也,制禁也。」上列「手寫字手寫字,江西隨亟,音手寫字建反,二。」為《康熙字典》、《中文大字典》、《漢語大字典》所據也。又《隸辨.去聲.願韻》引〈夏承碑〉字作「手寫字」,注云:「〔按〕《說文》憲從害省,諸碑害省作手寫字,故憲亦作手寫字,碑復省從手寫字。或碑變省作「手寫字」,再訛為「手寫字」,又變為「手寫字」矣。故可定「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442-003 󲅣 心-13-17
注  音 ㄒㄧㄢˋ
漢語拼音 xi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憲,敏也。從心,從目,害省聲。」《偏類碑別字.心部》引〈魏陸紹墓誌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六畫》、《廣碑別字.十六畫》並錄。按《隸辨.去聲.願韻》引〈夏承碑〉字作「手寫字」,注云:「〔按〕《說文》憲從害省,諸碑害省作手寫字,故憲亦作手寫字。……」又《異體字例》,凡宀形多作穴,此「手寫字」字殆由此而來,故可為「憲」之異體也。

異 體 字 A01442-004 󲅤 心-09-13
注  音 ㄒㄧㄢˋ
漢語拼音 xiàn
研 訂 者 葉鍵得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憲,敏也。從心,從目,害省聲。」《偏類碑別字.心部》引〈隋宋永貴墓誌〉字作「手寫字」,《碑別字新編.十六畫》、《廣碑別字.十六畫》並錄。按「手寫字」為「憲」之異體,此「手寫字」字或由「手寫字」訛成。碑體如此,故可定為「憲」之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