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| 異 體 字 | A01301-001-1 ![]() |
|---|---|
| 注 音 | |
| 漢語拼音 | chè |
| 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| 內 容 | 「 「 按:甲文有 |
| 異 體 字 | A01301-002 |
|---|---|
| 注 音 | |
| 漢語拼音 | chè |
| 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| 內 容 | 「 按:「 |
| 異 體 字 | A01301-003 |
|---|---|
| 注 音 | |
| 漢語拼音 | chè |
| 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| 內 容 | 「 「 按:「徹」之本義為「卒食之徹」(說詳「 |
| 異 體 字 | A01301-004 |
|---|---|
| 注 音 | |
| 漢語拼音 | chè |
| 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| 內 容 | 「 「 按:「徹」字其中本作「ㄊ」,而「 |




」為「徹」之異體。「徹」之篆文作「
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攴部》:「通也。從彳從攴從育。一曰相臣。
,古文徹。」
(前二.九.五)、
(前六.三五.一)(並見《校正甲骨文編.卷三》),羅振玉曰:「此從鬲從又,象手象鬲之形,蓋食畢而徹去之。……『卒食之徹』乃本義,訓『通』者借義也。」(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.中卷》)以為「徹」之初文,是也,則許氏所謂古文從鬲者可信,而「
」為「徹」之異體。「徹」之篆文作「
」,其下與「田」形近,且「徹」其中亦作「ㄊ」,則「
」為「徹」之異體。「徹」之篆文作「
」字條),其後又借為稅名,《詩.公劉》:「徹田為糧。」《箋》:「什一而稅謂之徹。」《論語.顏淵》:「有若對曰:盍徹乎?』」鄭注:「周法:什一而稅謂之徹。」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徹,稅也。」知「徹」為稅名其來已久。依《玉篇》,「
」為「徹」之異體。「徹」之篆文作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