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󱸈󱸇󱸃󹛣󰍤󱸆󱸅󱸁󱸄𢔉A01289-014󱸂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289-001 彳-05-08
注  音 ㄐㄧㄥˋ
漢語拼音 jì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徐鍇曰:道不容車,故曰步道。居正切」。

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彳部》徑,引〈金瓶梅〉、〈嶺南逸事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宋體母稿異體字.彳部》亦收「手寫字」。《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.八畫》JIS收「手寫字」字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彳部》以「徑」同「手寫字」。今視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簡字。且依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圣,如「頸」之作「手寫字」、「莖」之作「手寫字」等。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字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9-002 𢔉 彳-08-11
注  音 ㄐㄧㄥˋ
漢語拼音 jì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六書正譌.去聲.手寫字證嶝韻》字作「手寫字」,吉定切。步道也。從彳手寫字聲。《字彙.彳部》收「手寫字」,云:「徑本字」。《正字通.彳部》亦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本字。然今以「巠」為正字,通行「徑」,故以「手寫字」為其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289-003 󱸁 彳-06-09
注  音 ㄐㄧㄥˋ
漢語拼音 jì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龍龕手鏡.彳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彳部》均收「手寫字」,云:「古定反。道也,路也。」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彳部》徑,亦引〈太平樂府〉、〈東牕記〉、〈金瓶梅〉、〈嶺南逸事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異體字手冊.八畫》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或體。今並依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手寫字,如「逕」之作「手寫字」、「勁」之作「手寫字」等。故收俗字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9-004 辵-07-11
注  音 ㄐㄧㄥˋㄐㄧㄥˋ
漢語拼音 jìng #jì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逕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集韻.去聲.徑韻》以「徑、逕」同字。云:「吉定切。《說文》步道。一曰直也。亦從辵」。又「逕」有異體「手寫字」,《龍龕》並云:「或作手寫字」。而「手寫字」即「徑」字。今「徑」、「逕」雖各自立為正字,仍依《集韻》以「逕」同「徑」字。可收「逕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

#「逕」另兼正字

異 體 字 A01289-005 󱸂 辵-07-11
注  音 ㄐㄧㄥˋㄐㄧㄥˋ
漢語拼音 ㈠jìng ㈡jì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龍龕手鏡.辵部》、《龍龕手鑑.辵部》均收「手寫字」,云:「古定反。路也。或作手寫字」。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故依《龍龕》「手寫字」作「手寫字」字。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字。

⇒「逕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1289-006 人-07-09
注  音 ㄐㄧㄥˋㄧㄥˊ
漢語拼音 jìng #yí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「俓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字彙.人部》以「俓」同「徑」字。《金石文字辨異.去聲.徑韻》徑,引〈唐豳州昭仁寺碑〉按云:「俓即徑」。今考見碑別字所收「徑」字,從「彳」多作「亻」。而《正字通.人部》所收「俓」亦云:「同徑。有平去二音。急也,一曰直也,堅也」。此乃以「俓」兼正字之音義而言。

今據《字彙》以「俓」同「徑」字,故收「俓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



#「俓」另兼正字
異 體 字 A01289-007 󱸃 人-07-09
注  音 ㄐㄧㄥˋ ㈡⑴ㄐㄧㄥˋㄧㄥˊ
漢語拼音 ㈠jìng ㈡⑴jìng ⑵yíng
研 訂 者 周小萍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徑」之異體。《說文解字.彳部》手寫字,云:「步道也。從彳巠聲。……居正切」。

《偏類碑別字.彳部》徑,引〈唐周夫人墓誌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碑別字新編.十畫》徑,亦引此「手寫字」字。並引〈唐昭仁寺碑〉收「手寫字」。《佛教難字字典.彳部》徑,亦收有「手寫字」字。

蓋碑體「彳」部多作「亻」。又見於《異體字例》凡巠形多作,如「逕」之作「手寫字」、「勁」之作「手寫字」等。故以「手寫字」字收為「徑」之異體可也。

⇒「俓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