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󱷭󱷳󱷲󱷱󱷬󱷵󰋛󹛛󰍧󱷸𠫠󱷺𣥲𢓂󱷫󱷴󱷹󱷯󱷽󱷷󱷻𧺔𨑒󱂠󱷼𨑡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288-001 𢓂 彳-03-06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異體。徒,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篆作「手寫字」,云:「步行也。從辵,土聲。」《佩觿.辨證》:「手寫字,隸作徒。」《字彙補.彳部》:「手寫字,與徒同,步行也。見《佩觿.辨證》。」《康熙字典.備考.彳部》:「手寫字,《字彙補》與徒同。」按:「手寫字」隸變作「徒」,文獻已有說明,故「手寫字」可收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8-002 𧺔 走-03-10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《正字通.走部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並同。見《舉要》。」《中文大辭典.走部》:「手寫字,與徒同。《正字通》:手寫字,徒同。」按:「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本字,「手寫字」從「走」作「手寫字」者,為偏旁意近換用。

故「手寫字」可收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8-003 𨑡 辵-03-10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《字彙.首卷.古今通用》:「手寫字,古;徒,今。」《正字通.首卷.古今通用》同《字彙》。《字彙補.酉集拾遺》:「手寫字手寫字本字。」《漢語大字典.辵部》:「手寫字,同手寫字(徒)。《字彙補.辵部》:『手寫字手寫字本字。』」《中華字海.辵部》:「手寫字,同徒。字見《字彙補》。」按:「手寫字」即「徒」之本字,文獻既有說明,可收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8-004 𨑒 辵-03-07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本字。

《廣韻.平聲.模韻》:「徒,手寫字上同。」《四聲篇海.辵部》:「手寫字,今作徒。」《正字通.辵部》:「手寫字,徒本字。」按: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辵部》「手寫字」篆下,段玉裁注云:「手寫字,隸變作徒。」是「徒」為「手寫字」之隸變,「手寫字」可收為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8-005 󱷫 彳-06-09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《干祿字書.平聲》:「手寫字,徒,上通下正。」按:《漢簡文字類編.彳部》引《居圖二一一》「徒」作「手寫字」。《隸辨.平聲.模韻》引〈韓勑兩側題名〉:「司手寫字掾。」字作「手寫字」。《敦煌俗字譜.彳部》引〈敦煌俗書〉、《宋元以來俗字譜.彳部》引〈嶺南逸事〉字作「手寫字」。是「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俗書,可收為異體。

異 體 字 A01288-006 󱷬 人-07-09
注  音 ㄊㄨˊ
漢語拼音
研 訂 者 林炯陽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《金石文字辨異.平聲.虞韻》引〈東魏武定二年邑主造像頌〉:「誹木手寫字設。」按曰:「手寫字即徒。」《廣碑別字.十畫》引〈魏司馬景和妻墓誌〉字亦作「手寫字」。按:敦煌寫本俗書「亻」、「彳」往往不分,如:「彼」作「佊」、「征」作「佂」、「徑」作「俓」等。是「徒」作「手寫字」者,蓋俗書改旁以便寫。故「手寫字」可收為「徒」之異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