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訂瀏覽
異 體 字 | A00162-001 |
---|---|
注 音 | ㈡ |
漢語拼音 | ㈡wǔ ㈠nú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㈡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文作「」,《說文》大徐本:「傷也。」段注本:「也。」從人每聲,其古文從「母」作「」。隸定當作「」為是。然甲文中「女」與「母」容可或通,如「侮」之甲文作「」(粹一三一八),「奴」之甲文或作「」(前四二六五)、「」(前四三二二)者是,故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於「侮」字下列「」,注曰:「《說文》:『傷也。』一曰:『慢也。』古作『』。」此言可信,故可收。 ㈠ ⇒「奴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2 |
---|---|
注 音 | ㈢ |
漢語拼音 | ㈢wǔ ㈠jì ㈡yōu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㈢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體作「」,古文從「母」作「」,與「」形遠。《四聲篇海.人部》始見此字,曰:「其倚切,藝也。又巨寄切。」未言與「侮」之關係。《正字通.人部》亦收此字,曰:「籀文『』,從人從攴,戲以攴擊人也,見《六書統》。」其後《康熙字典》、《中文大辭典》從之。據此可知: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,始見《六書統》,故可收。 ㈠ ⇒「伎」之異體。 ㈡ ⇒「攸」之異體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3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篆體作「」,從人每聲,古文作「」。段注「每」聲在一部,「母」聲在五部,可合音。據此,則「侮」之作「」,於音有憑,是為「侮」之異體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4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文作「」,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也。從人每聲。,古文從母。」(大徐本「」作「傷」) 「」字見《精嚴新集大藏音.人部》,《中文大辭典.人部》曰:「,與『侮』同。」按:「侮」從人每聲,「每」者「從屮母聲」(見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屮部》)。夫「母」其中二畫斷筆,然書寫之際,求其便捷,時輒連筆作「毌」,而與「止之詞也」之「毌」形混,形雖改易,然溯流求源,知其為同,則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可從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5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體作「」,從人每聲,漢隸作「」(《隸辨.上聲.麌韻》引〈李翊碑〉),《五經文字.人部》楷定作「」,而後《龍龕手鑑.人部》、《集韻.上聲.麌韻》等從之。按之形構,「每」與「」,僅筆勢之別,實同一字,則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,確然無疑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6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體作「」,從人每聲,其旁非從「毋」明矣!變「母」作「毋」者,始於漢隸,如《漢隸字源.上聲.麌韻》引〈石經尚書殘碑〉作「」,〈成陽令唐扶頌〉作「」,故《隸辨》曰:「《說文》『侮』從『每』,『每』從『母』,碑變從『毋』。」而後《廣韻.上聲.麌韻》從之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8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篆體作「」,從人每聲,從「母」非從「毋」也。其變「母」為「毋」者,始見《漢隸字源.上聲.麌韻》引〈成陽令唐扶頌〉,文作「」,故《隸辨.上聲.麌韻》曰:「《說文》『侮』從『每』,『每』從『母』,碑變從『毋』。」是乃筆勢之改易耳,其後《正字通.人部》從之,故可收。 |
異 體 字 | A00162-009 |
---|---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ǔ |
研 訂 者 | 蔡信發 |
內 容 | 「」為「侮」之異體。「侮」之古文從「母」作「」,金文作「」(中山王鼎),隸定當作「」,然「母」與「毋」形近,故碑文中容或通作者,如作「」(〈石經尚書殘碑〉)、「」(〈成陽令唐扶頌〉)是也。則《說文》古文「」隸定作「」,當亦可從,是以《四聲篇海.人部》:「,古文,音『』,義同。」故可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