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󱪀󱩷󱩼𠃕󱩸󱩹𠄓𠚴󱩻󱩾𠛏󱩿󱪁󱩽󱩺𣧓󱪂

研訂瀏覽

異 體 字 A01146-001 𠃕 乙-03-04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云:「手寫字,水中可居曰州,周遶其旁,從重川。」又曰:「手寫字,古文州。」篆文隸變作「州」,古文隸變為「手寫字」。澤存堂本《玉篇.巛部》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古文,其說是也。《字彙補.乙部》曰:「手寫字,《集韻》古州字。」《康熙字典.乙部》云:「《集韻》:『州,古作手寫字。』」謹按:雖徵諸《集韻》字形作「手寫字」不作「手寫字」,然「手寫字」既為「州」之古文,其為「州」之異體字無疑。

異 體 字 A01146-002 𠄓 亅-03-04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重川;別出古文作「手寫字」。篆文隸變作「州」,古文隸變作「手寫字」。《字彙補.亅部》云:「手寫字,與州同。《洞靈真經》:『才行比於一手寫字。』『委之手寫字。』」《康熙字典.亅部》曰:「手寫字,《玉篇》古文州字。《靈洞經》:『才行化於一手寫字。』『委之手寫字。』」謹按:澤存堂本《玉篇.巛部》字形作「手寫字」不作「手寫字」,然「手寫字」、「手寫字」皆係由古文「手寫字」隸變而筆勢小異也,故以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字可從。

異 體 字 A01146-003 𠚴 刀-03-05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重川;別出古文作「手寫字」。篆文隸變為「州」。《四聲篇海.刀部》云:「手寫字,止由切,州也,宮也,居也。」《字彙補.刀部》曰:「手寫字,照收切,音州,居也。」《康熙字典.備考.刀部》於「手寫字」下云:「按即手寫字字之訛。」謹按:《玉篇.巛部》「州」下有重文作「手寫字」,以形似訛為「手寫字」,《康熙字典》之說可從,故可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146-004 𠛏 刀-05-07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重川,隸變作「州」。《玉篇.巛部》以「手寫字」同「州」字。《類篇.巛部》於「州、手寫字手寫字」下云:「古作手寫字手寫字。」《字彙.刀部》曰:「手寫字,古文州字。」故可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146-005 𣧓 歹-04-08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篆體作「手寫字」,從重川;別出古文作「手寫字」。篆文隸變為「州」。《龍龕手鑑.歹部》云:「手寫字,音州。」《字彙補.歹部》曰:「手寫字,古州字,與手寫字同。」《康熙字典.歹部》云:「手寫字,《玉篇》:『古文州字。』」謹按:《玉篇》雖無「手寫字」字,然其由篆文隸變可推知也,故可收為「州」之異體字。

異 體 字 A01146-016 󱪁 弓-06-09
注  音 ㄓㄡ ㈡⑴ㄨㄤˊㄨㄤˋˋ
漢語拼音 ㈠zhōu ㈡⑴wáng ⑵wàng ⑶yù
研 訂 者 陳逸玫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手寫字」見於《四聲篇海.弓部》:「音州。」僅言其音,未明其義。然觀「州」之篆文作手寫字,此形於刻版中則常作類「手寫字」之形,如《中國書法大字典》收錄「靈州丞印」形作「手寫字」,「手寫字」字當由此訛。故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,可也。

⇒「王」之異體

異 體 字 A01146-017 󱪂 歹-06-09
注  音 ㄓㄡ
漢語拼音 zhōu
研 訂 者 季旭昇
內  容

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。「州」之篆文作「手寫字」,《說文解字.巛部》:「水中可居者曰州,周遶其旁。從重川。昔堯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或曰九州。《詩》曰:『在河之州。』一曰:州,疇也,各疇其土而生之。手寫字:古文州。」今楷定通作「州」(《玉篇.巛部》)。「手寫字」字見《四聲篇海.歹部》曰:「手寫字:音州。」雖未明言為「州」之異體,然「州」或作「手寫字」(《字學三正.體製上.古文異體》),稍訛則作「手寫字」矣。

據此,「手寫字」為「州」之異體,當可從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