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󵫢󶿺󷀉󷀌𣂨󷀊󷀒𥇴󷀕󷀈𣃊󶿼󶿽󷀔󷀏𥅀󶿷󶿴󷀄󶿹󷀆󷀁󷀇󶿿󶿻󷀃󶿾󷀅󷀑󶿶𪔂󷀍󶿵󷀓󷀋󷀂󷀎󷀀󷀐󶿸

說 明

正  字 A04785 鼎-00-13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寳(寶)器也。昔禹收九牧之金,鑄鼎荊山之下,入山林川澤,螭󶶭(魅)蝄(手寫字)蜽,莫能逢之,以協承天休。《易》卦巽木於下者為鼎,象析木以炊也。籒(籀)文以鼎為貞字。凡鼎之屬皆从鼎。(都挺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象析木以炊,貞省聲。昔禹收九牧之金,鑄鼎荊山之下,入山林川澤者,离魅蛧(手寫字)蜽,莫能逢之,㠯(以)協承天休。《易》卦巽木於下者為鼎。古文㠯(以)貝為鼎,籒(籀)文㠯(以)鼎為貝。凡鼎之屬皆从鼎。(都挺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象析木以炊,貞省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片者,判木也,反片為爿,一木析為二之形。」楷書寫法:上中作「目」──中間兩橫輕觸右豎,下左寫法似「爿」,起筆作豎折,右豎筆上不出頭;下右寫法似「片」,左作豎筆,上亦不出頭,末筆作一橫折。「濎」(B02295)、「薡」(B04102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ㄉㄧㄥˇ
漢語拼音 dǐng
釋  義

1. 古時用以烹煮食物之金屬器具。圓腹、三足兩耳,亦有四足方鼎。盛行於商、周時代。《說文解字.鼎部》:「鼎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」《玉篇.鼎部》:「鼎,器也,所以熟食者。」

2. 鼎有三足,引申為三方並立。《三國志.卷六一.吳書.潘濬陸凱傳.陸凱》:「近者漢之衰末,三家鼎立。」《晉書.卷八七.列傳.涼武昭王李玄盛》:「昔漢運將終,三國鼎峙,鈞天之曆,數鍾皇晉。」

3. 方、正。同「貞」。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天子春秋鼎盛,行義未過。」

4. 大。如:「鼎言」、「鼎臣」、「大名鼎鼎」、「這件事情,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,才可能成功。」

5. 古傳國寶器。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之重器。《左傳.宣公三年》:「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,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。對曰:『在德不在鼎……周雖德衰,天命未改,鼎之輕重,未可問也。』」《晉書.卷九八.列傳.王敦》:「遂欲專制朝廷,有問鼎之心。帝畏而惡之。」

6. 喻三公、宰相、重臣等高位。如:「臺鼎」、「鼎輔」。

7. 古代烹殺罪人之刑具。宋.文天祥〈正氣歌〉:「鼎鑊甘如飴,求之不可得。」

8. 福建方言。指鍋子。如稱廚房為「鼎間」,稱鍋蓋為「鼎蓋」。

9. 姓。如宋代有鼎澧。

10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