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󰃦𠃶󰃡󰃚󰃭󰃨󰃟󰃮󰃜󰃠󰃞󰃩A00045-072-3󰃛󰃖󰃣󰃧󰃥󰃎󰃊󰃒󰃕󰃋󰃗󰃐󰃙󰃍󰃌󰃔󰃓󰃪󰃬󰃑󰃉󰃝󰃫󰃘󰃢󰃤󰃻󰃸󰃈󰃵󰃶󰃳𠧎󰃾𠧏󻂥󰃷𠮗󰃴󰃺𢮣𢿮󰃽󰃏󰃼󰃯󰃰𤔔󰃹󰃱𤔦󰃲𤕅𤕍

說 明

正  字 A00045 乙-12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治也。从乙;乙,治之也。从24514。(郎叚〔段〕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不治也。从乙、手寫字。乙,治之也。(郎段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乙、手寫字;乙、治之也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手寫字」:上半之上作「手寫字」,次作一橫鉤、一點;下半「冂」內之「厶」不出頭,「又」之末筆改頓點;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6933)字。右半作一豎曲鉤,為「乙」字當右偏旁之變形寫法。「辭」(A04107)、「薍」(B04110)字等字左偏旁寫法亦參此。
注  音 ㄌㄨㄢˋ
漢語拼音 luàn
釋  義
1. 治理。《說文解字.乙部》:「亂,治也。」《書經.盤庚中》:「茲予有亂政同位。」《書經.泰誓中》:「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」
2. 動盪、不安定。如:「亂邦」。《詩經.周南.關雎.序》:「亂世之音,怨以怒,其政乖。」《左傳.隱公四年》:「臣聞以德和民,不聞以亂。」
3. 叛變、造反。如:「平亂」。《書經.湯誓》:「非台小子,敢行稱亂。」《史記.卷八七.李斯列傳》:「於是楚戍卒陳勝、吳廣等乃作亂。」
4. 任意、隨便。如:「亂來」、「亂跑」、「亂說話」。《書經.無逸》:「亂罰無罪,殺無辜。」
5. 橫渡。《書經.禹貢》:「入於渭,亂於河。」《詩經.大雅.公劉》:「涉渭為亂,取厲取鍛,止基乃理。」
6. 破壞、改變。如:「搗亂」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。」唐.韓愈〈張中丞傳後敘〉:「巡就戮時,顏色不亂,陽陽如常。」
7. 無條理秩序。如:「亂兵」、「混亂」、「快刀斬亂麻」。《左傳.莊公十年》:「吾視其轍亂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」
8. 混淆、雜亂。如:「以假亂真」。《韓非子.喻老》:「豐殺莖柯,毫芒繁澤,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一.劉玄劉盆子列傳.劉盆子》:「恐其眾與莽兵亂,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。」
9. 煩雜、不安寧。如:「心緒煩亂」。南朝宋.鮑照〈採菱歌〉七首之三:「愁心不可盪,春思亂如麻。」宋.朱熹《楚辭集注.卜居》:「心煩慮亂,不知所從。」
10. 男女發生不正當之行為。如:「淫亂」。《史記.卷一一○.匈奴列傳》:「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,有二子。」
11. 很、非常。如:「亂沒原則」、「亂有意思的」。
12. 古代樂曲之最後一章。《論語.泰伯》:「師摯之始,關雎之亂,洋洋乎盈耳哉!」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