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C1138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艸也。从艸,乃聲。(如乘切) 段注本:,艸也。从艸,乃聲。(如乘切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réng ㈡nǎi ㈢rèng |
釋 義 | ㈠ 1.草名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︰「艿,草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︰「艿,按許謂艿為草名也。」 2.舊草未割,新草又生。《玉篇.艸部》︰「艿,舊草不芟,新草又生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蒸韻》︰「艿,謂陳根草不芟,新草又生,相因艿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六七.列傳.裴延齡》︰「京右偏故有雚葦地數頃,延齡妄言︰『長安咸陽間,得陂艿數百頃,願以為內廄牧地,水甘草薦與苑廄等。』」 ㈡ 「芋艿」:芋頭。《古今圖書集成.卷六八一.蘇州府部》:「芋,即蹲鴟,有水旱二種,小曰芋艿,大曰芋魁。」清.俞樾《茶香室續鈔.卷二五.芋母》:「國朝施可齋《閩襍記》云:『閩人稱芋大者曰芋母,小者為芋子。』……吾鄉稱為芋艿,當為芋奶之誤,奶即嬭字,俗稱母為奶,芋奶亦猶母子之義。因芋字從草,并改奶作艿,仍讀為乃。」 ㈢ 1.舊草割後再生新草。同「芿」。見《集韻.去聲.證韻》。 2.草木不剪;亂草。同「芿」。見《集韻.去聲.證韻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