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󱐵󱐴󱐳󱐲󱐶𡝩𡣡󱐷

說 明

正  字 A00893 女-04-07
說文釋形

「妖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巧也。一曰女子笑皃(貌)。《詩》曰:「桃之手寫字手寫字。」从女,芺聲。(於喬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巧也。《詩》曰:「桃之手寫字手寫字。」女子笑皃(貌)。从女,芺聲。(於喬切)

字樣說明

左半「女」之末橫斜挑。右半作「夭」︰起筆作撇,與「天」字寫法不同,寫法參「夭」字。

注  音 ㄧㄠ
漢語拼音 yāo
釋  義

1. 嫵媚、豔麗。三國魏.曹植〈美女篇〉:「美女妖且閑,采桑歧路間。」三國魏.鍾會〈菊花賦〉:「妍姿妖豔,一顧傾城。」唐.蔣防〈霍小玉傳〉:「妖姬八九人,駿馬十數匹,唯公所欲。」

2. 違反自然常理之事物或現象。《左傳.莊公十四年》:「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,人棄常則妖興。」唐.元稹〈酬劉猛見送〉詩:「種花有顏色,異色即為妖。」

3. 怪誕、不正。晉.杜預〈春秋左氏傳序〉:「先儒以為製作三年,文成致麟,既巳妖妄,又引經以至仲尼卒。」《周書.卷五.武帝紀上》:「洛州民周共妖言惑眾,假署將相,事發伏誅。」

4. 傳說中由生物或物體變成的精怪,多具有法術,能作各種變化。《西遊記》第一七回:「菩薩又怕那妖無禮,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一四.一窟鬼癩道人除怪》:「邪怪為妖,入山洞穴中捉出。」

5. 裝束奇怪、儀態不莊重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「只見她……捲著大寬的桃紅袖子,妖氣妖聲,怪模怪樣地問了那女子一聲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