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󱌢󱌦󱌥𡕟󱌟󱌤󱌡󱌧󱌣𡰭󱌠

說 明

正  字 A00852 大-01-0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皆从夭。(於兆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。(於兆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楷書寫法:「大」上作一短撇,與「天」字寫法不同。「妖」、「沃」、「笑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ㄧㄠˇㄧㄠˇ
漢語拼音 ㈠yǎo ㈡yāo ㈢ǎo
釋  義

ㄧㄠˇ

1. 屈抑不伸。《說文解字.夭部》:「夭,屈也。」《漢書.卷二七.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德不試,空言祿,茲謂主窳臣夭,蒙起而白。」

2. 少壯而死。如:「夭折」。《書經.高宗肜日》:「降年有永有不永,非天夭民,民中絕命。」晉.束皙〈補亡〉詩六首之五:「人無道夭,物極則長。」

3. 摧殘。《管子.禁藏》:「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」唐.張昌齡〈對高潔之士策〉:「山林不夭,風雲以之通氣。」

㈡ ㄧㄠ

1. 和舒之貌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子之燕居。申申如也。夭夭如也。」宋.邢昺.疏:「申申、夭夭,和舒之貌。如者,如此義也。」

2. 茂盛之貌。《書經.禹貢》:「厥草惟夭,厥木惟喬。」《詩經.周南.桃夭》:「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」

3. 災禍。《詩經.小雅.正月》:「民今之無祿,天夭是椓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下.蔡邕列傳》:「速速方轂,夭夭是加。」

ˇ

幼嫩之動、植物。《集韻.上聲.皓韻》:「夭,少長曰夭。」《國語.魯語上》:「且夫山不槎櫱,澤不伐夭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屮木未成曰夭。」《漢書.卷二二.禮樂志》:「眾庶熙熙,施及夭胎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少長曰夭,在孕曰胎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