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𡍭󱅆󱅄󱅇𡓚󱅅

說 明

正  字 A00818 土-13-16
說文釋形 「墾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耕也。从土,豤聲。(康很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貇」:左「豸」末無撇、捺,與「豕」不同;右作「艮」,末二筆撇不穿捺,寫法參「貇」(C13509)字。「懇」字偏旁同此,然末捺改頓點。
注  音 ㄎㄣˇ
漢語拼音 kěn
釋  義

1. 翻土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土部.新附》:「墾,耕也。」《管子.輕重甲》:「今君躬犁墾田,耕發草土,得其穀矣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九.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.淳于恭》:「恭常獨力田耕,鄉人止之曰:『時方淆亂,死生未分,何空自苦為?』恭曰:『縱我不得,它人何傷。』墾耨不輟。」

2. 開發、開闢。如:「屯墾」、「濫墾」。《國語.周語上》:「土不備墾,辟在有司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墾,發也。」《漢書.卷二四.食貨志上》:「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畝,少者十三畝,以故田多墾闢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