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󱁯󱁮󱁬󱁭󱁰󱁱󱁫

說 明

正  字 A00790 土-09-12
說文釋形 「堰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土」之下橫斜挑。右半作「匽」:外作「匸」,次筆為圓筆,不為方筆,寫法參「匽」(B00271)字、「偃」字。
注  音 ㄧㄢˋ
漢語拼音 yàn
釋  義

1. 擋水之土堤。如:「都江堰」。《集韻.去聲.願韻》:「堰,障水也。」《南史.卷五五.列傳.夏侯詳》:「夔乃率軍人於蒼陵立堰,溉田千餘頃。」《宋史.卷九五.河渠志五》:「陂塘堰埭,可以取水灌溉。」

2. 擋水。如:「兵來將敵,水來土堰。」唐.盧照鄰〈行路難〉詩:「誰家能駐西山日?誰家能堰東流水?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三下.粵西遊日記二》:「東面危崖獨展,與西高峰麓相對成峽。峽南堰水為塘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