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󱀏󱀎

說 明

正  字 A00779 土-08-11
說文釋形 「埠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土」之下橫斜挑。右半作「阜」:上半起筆作撇,下「十」與上半輕觸,寫法參「阜」字。
注  音 ㄅㄨˋ ㈡(又音)ㄈㄨˋ
漢語拼音 ㈠bù ㈡(又音)fù
釋  義

ㄅㄨˋ

1. 碼頭,停泊船隻之處。《字彙.土部》:「埠,官牙埠頭、舶船埠頭。」明.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.卷一八.雜紀》:「後升菴謫戍,往劄瀘洲,是雲南四川交界之地,乃水次埠頭也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八回:「恰好有萬把銀子藥材,裝到下江來的;行家知道了,便發電到沿江各埠,要扣這一筆貨;這一下子,可全局都被牽了。」

2. 通商之口岸。如:「商埠」、「開埠」。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八回:「各國銀行的鈔票,上海的只能用在上海,天津的只能用在天津,獨有我們總銀行自造的,可以流行十八省,各國要埠,叫人人稱便。」

3. 稱地方、城市。如:「本埠」、「外埠」、「華埠」。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棍騙類.販豬仔》:「所往之地,大抵為新加坡、庇能等埠。」

ㄈㄨˋㄅㄨˋ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