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𡉢󱀆󱀅󱀂󰿿󱀄󱀃󱀁󱀀

說 明

正  字 A00776 土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剛也。从臤,从土。(古賢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土剛也。从臤、土。(古賢切)
字樣說明

上作「臤」︰左「臣」之左下折筆處作方筆,右「又」之橫撇與捺,相接封口,寫法參「臤」(C11179)字。「腎」、「豎」、「賢」、「緊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
注  音 ㄐㄧㄢ
漢語拼音 jiān
釋  義

1. 物性剛硬。《說文解字.臤部》:「堅,剛也。」《易經.坤卦.初六》:「履霜堅冰至。」《論語.陽貨》:「不曰堅乎,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,涅而不緇。」

2. 結實、牢固。如:「堅如磐石」。《論語.子罕》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。」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以盛水漿,其堅不能自舉也。」

3. 志節強固不屈。《史記.卷九六.張丞相列傳》:「御史大夫周昌,其人堅忍質直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列傳》:「丈夫為志,窮當益堅,老當益壯。」

4. 態度、立場不鬆懈、不動搖。如:「堅持」、「堅拒」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陳留堅守不能下。」《漢書.卷四○.張陳王周傳.周勃》:「夜,軍中驚,內相攻擊擾亂,至於帳下。亞夫堅臥不起。頃之,復定。」

5. 植物果實之飽滿。《詩經.大雅.生民》:「實方實苞,實種實褎,實發實秀,實堅實好,實穎實栗,即有邰家室。」《呂氏春秋.任地》:「子能使穗大而堅均乎?」

6. 軍力強勁之處。《晉書.卷一○○.列傳.陳敏》:「攻堅陷嶮,三十餘戰,師徒無虧,勍敵自滅。」《南史.卷四六.列傳.桓康》:「隨武帝起兵,摧堅陷陣,膂力絕人。」

7. 冑甲、盔甲。《漢書.卷一.高帝紀下》:「被堅執銳,自帥士卒。」《孤本元明雜劇.衣錦還鄉.頭折》:「執銳披堅領大兵,排兵布陣任非輕,身懷舉鼎拔山力,獨占東吳數百城。」

8. 姓。如漢代有堅鐔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