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冎󹞢󹞡𠮠C00612-008

說 明

正  字 C00612 刀-09-11
說文釋形 「剮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剔人肉置其骨也。象形。頭隆骨也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。(古瓦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剔人肉置其骨也。象形。頭隆骨也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。(古瓦切)
注  音 ㄍㄨㄚˇ
漢語拼音 guǎ
釋  義

1. 剔除人肉使剩骨頭。《說文解字》作「手寫字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寫字部》:「手寫字,剔人肉置其骨也。」《廣韻.上聲.馬韻》:「手寫字,剔人肉置其骨。剮,俗。」

2. 一種古代刑罰,慢慢割除身上皮肉,使人死亡。亦泛指割除皮肉。元.石君寶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「笑裡刀剮皮割肉,綿裡針剔髓挑觔。」元.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「合擬凌遲,押付市曹中,釘上木驢,剮一百二十刀處死。」《湖廣通志.卷九二.藝文志》引明.歐陽東鳳〈拯救水災疏〉:「醫瘡剮肉,苟延旦夕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「俗語說:『拚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。』他窮瘋了的人,什麼事作不出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