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󹕓󹕑𪐛󹕕󹕖󹕒󹕔󹕐

說 明

正  字 B06246 黑-08-20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󶾭(墨)刑在面也。从黒,京聲。手寫字手寫字或从刀。(渠京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墨刑在面也。从黑,京聲。手寫字,或从刀作。(渠京切)

注  音 ㄑㄧㄥˊ
漢語拼音 qíng
釋  義

1. 古代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之刑罰名。後亦施用於奴婢、士兵,以防其逃跑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黑部》:「黥,墨刑在面也。」《史記.卷六五.孫子吳起列傳.孫武》:「臏至,龐涓恐其賢於己,疾之,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,欲隱勿見。」《南史.卷五一.梁宗室列傳上.臨川靖惠王宏》:「蓄奴僮數百,皆黥其面。」

2. 文身。即在人身上刺染圖案或文字。《北史.卷九四.流求列傳》:「婦人以墨黥手,為蟲蛇之文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