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 正 字 A00761 坦 土-05-08 說文釋形 ,安也。从土,旦聲。(他但切) 字樣說明 左半「土」之下橫斜挑。右半作「旦」:「日」在「一」上,與「且」不同,寫法參「旦」字。 注 音 ㄊㄢˇ 漢語拼音 tǎn 釋 義 心地寬廣。《說文解字.土部》:「坦,安也。」《玉篇.土部》:「坦,寬貌。」《論語.述而》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寬平、平穩。如:「坦途」、「平坦」。《玉篇.土部》:「坦,……又平也。」唐.白居易《新樂府.太行路》:「太行之路能摧車,若比人心是坦途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四》:「初時平坦好走,走得一里多路,地上漸漸多是山根石頭。」露出、吐露。如:「坦胸露背」。唐.杜甫〈江亭〉詩:「坦腹江亭暖,長吟野望時。」《宋書.卷五三.張永傳》:「時蕭思話在彭城,義宣慮二人不相諧緝,與思話書,勸與永坦懷。」舊稱女婿。《蕩寇志》第八回:「宋江不得已,願借重令坦并令愛之尊首祭旗。」《歧路燈》第八三回:「今日不是賢坦得意的事體,做泰山的,只可恭默而已。」姓。如宋代有坦中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