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𨿵𪂃

說 明

正  字 B06114 鳥-08-19
說文釋形 「鵯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ㄅㄟ
漢語拼音 bēi
釋  義

1. 「鵯鶋」:鳥名。大如鴿,百千為群,其形如烏,其聲雅雅。《爾雅.釋鳥》:「鸒斯,鵯鶋。」晉.郭璞.注:「鴉烏也,小而多羣,腹下白,江東亦呼為鵯鳥。」漢.張衡〈東京賦〉:「鵯鶋秋棲,鶻鵃春鳴。」或稱為「鴉烏」。

2. 「鵯鵊」:動物名。雀形目。似鳩,身黑尾長而有冠,春分始見,凌晨先雞而鳴,其聲加格加格。宋.歐陽修〈鵯鵊詞〉:「紅紗蠟燭愁夜短,綠窻鵯鵊催天明。」宋.秦觀〈戲雲龍山人二絕〉詩之一:「芳草未應羞鵯鵊,潛鱗終是畏提壺。」亦稱為「催明鳥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