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𡉱󰽵󰽲󰽴𣲕𣲹󰽳

說 明

正  字 A00750 土-04-07
說文釋形 「坍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土」之下橫斜挑。右半作「丹」︰中作一點,不靠邊筆;中橫筆貫穿左右,寫法參「丹」字。
注  音 ㄊㄢ
漢語拼音 tān
釋  義

1. 水沖壞岸。《字彙.土部》:「坍,水衝岸壞也。」《明史.卷八三.河渠志一》:「蓋沙灣地土皆沙,易坍決,故作壩、作閘皆非善計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「那水直串到本工的土泊岸裡,刷成了浪窩子,把個不曾奉憲查收的新工,排山也似價坍了下來!」

2. 倒塌毀壞。如:「牆坍了!」、「房子坍了!」宋.趙汝燧〈信步〉詩:「路坍連草沒,果重壓枝低。」清.陸世儀《思辨錄輯要.卷一六.治平類》:「歲久法弛,縣官漫不經意,孤老院坍廢殆盡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