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0748-010󰽱󰽧󰽨󰽰𡊬󰽬󰽮󰽯󰽫󰽩󰽪𡌖󰽭

說 明

正  字 A00748 土-04-07
說文釋形 「坑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土」之下橫斜挑。右半作「亢」︰「亠」下作「几」,末筆為一橫豎曲鉤,寫法參「亢」字。
注  音 ㄎㄥ
漢語拼音 kēng
釋  義

1. 地面凹陷處。如:「彈坑」、「沙坑」、「坑坑洞洞」。《玉篇.土部》:「坑,塹也、壑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五○回:「前面山僻路小,因早晨下雨,坑塹內積水不流,泥陷馬蹄,不能前進。」

2. 地洞、地道。如:「礦坑」、「坑道」。《舊唐書.卷四八.食貨志上》:「其天下自五嶺以北,見採銀坑,並宜禁斷。」《宋史.卷三一八.列傳.胡宿》:「今二州置金坑,多聚民鑿山谷。」

3. 活埋。如:「焚書坑儒」。漢.孔安國〈書經序〉:「及秦始皇,滅先代典籍,焚書坑儒。」《隋書.卷二四.食貨志》:「乃令裴蘊窮其黨與,詔郡縣坑殺之,死者不可勝數。」

4. 陷害、欺騙。如:「坑人」、「坑害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九三回:「我並沒得罪人,為什麼這麼坑我?」

5. 如廁之處,俗稱廁所。如:「登坑」。《喻世明言.卷二.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「這裹肚,其實不知什麼人遺失在茅坑傍邊,喜得我先看見了,拾取回來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九.如是我聞三》:「掖入糞坑中。」

⇒「阬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