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󹌍𠚍󹌏𥠴󹌐󹌎󹌌

說 明

正  字 B05920 鬯-00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以秬釀鬱艸,芬芳攸服,以降神也。从凵;凵,器也。中象米。手寫字,所以扱之。《易》曰:「不喪手寫字手寫字。」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。(丑諒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以秬釀鬱艸,芬芳攸服,以降神也。从手寫字手寫字,器也。中象米。匕,所以扱之。《易》曰:「不喪匕鬯。」凡鬯之屬皆从鬯。(丑諒切)
注  音 ㄔㄤˋ
漢語拼音 chàng
釋  義

1. 古代祭祀時所用之香酒,由鬱金香釀秬黍而成。《說文解字.鬯部》:「鬯,以秬釀鬱艸,芬芳攸服,以降神也。」《易經.震卦》:「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」三國魏.王弼.注:「匕,所以載鼎實。鬯,香酒,奉宗廟之盛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江漢》:「釐爾圭瓚,秬鬯一卣,告于文人。」

2. 香草。《玉篇.鬯部》:「鬯,香艸也。」《廣韻.去聲.漾韻》:「鬯,香草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儒增》:「周時天下太平,越裳獻白雉,倭人貢鬯草。」

3. 弓套。通「韔」。《詩經.鄭風.大叔於田》:「抑鬯弓忌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鬯者,盛弓之器;鬯弓,謂弢弓而納之鬯中。」

4. 茂盛、暢達。通「暢」。《漢書.卷二五.郊祀志上》:「夏得大德,青龍止於郊;草木鬯茂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鬯與暢同。」明.楊士奇《東里續集.卷八.送郭知府序》:「今幸遭國家太平之運,公道著明賢類鬯達於此時,得千里之地而為之守。」

5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