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󹅰𩛿󹅱󹅳󹅲

說 明

正  字 B05740 食-09-17
說文釋形 「餳」《說文》大徐本本作「B05740」,段注本作「餳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飴和饊者也。从食,易聲。(徐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飴和饊者也。从A04581,昜聲。(《玉篇》徒當切)
注  音 ㄒㄧㄥˊ ㈡(又音)ㄊㄤˊ
漢語拼音 ㈠xíng ㈡(又音)táng
釋  義

ㄒㄧㄥˊ

1. 麥芽糖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餳,飴和饊者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清韻》:「餳,飴也。」《俚言解.卷三.餳糖》:「《韻府》注:滑糖也。《類聚音韻》注:清糖也。《集韻》注:飴也。」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二五.穀部.飴糖》:「集解:韓保昇曰:『飴,即軟糖也,北人謂之餳。』時珍曰:『飴餳用麥糱或穀芽同諸米熬煎而成,古人寒食多食餳,故醫方亦收用之。』」

2. 眼睛半睜半閉或呆滯無神。《紅樓夢》第八回:「不知寶玉口內還說些什麼,只覺口齒綿纏,眼眉愈加餳澀,忙伏持他睡下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一回:「寶玉因吃了兩杯酒,眼餳耳熱之際,若往日則有襲人等大家喜笑有興,今日卻冷清清的。」

3. 麵團或糖塊變軟。如:「這塊糖餳了,不好吃。」、「這塊麵團有點餳。」

ㄊㄤˊㄒㄧㄥˊ之又音。

⇒「糖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