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𢂷𩎱

說 明

正  字 B05649 韋-06-15
說文釋形

「韐」《說文》作「𢂷」。

大徐本:手寫字,士無巿有𢂷(韐),制如榼,缺四角,爵弁服,其色韎,賤不得與裳同。司農曰:「裳,纁色。」从巿,合聲。手寫字,𢂷或从韋。(古洽切)

段注本:手寫字,士無巿有𢂷(韐),制如𣖁(榼),󴡼(缺)四角,爵弁服,其色韎,賤不得與裳同。从巿,合聲。手寫字,𢂷或从韋。(古洽切)

注  音 ㄍㄜ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「韎韐」:

⑴ 古代武士祭服。主要用以蔽膝。《說文解字.巿部》:「韐,士無巿有韐,制如榼,缺四角,爵弁服,其色韎,賤不得與裳同。」《廣韻.入聲.洽韻》:「韐,韎韐,韋蔽膝。」《詩經.小雅.瞻彼洛矣》:「韎韐有奭,以作六師。」漢.毛亨.傳:「一曰韎韐所以代韠也。」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武士赫怒,緹衣韎韐。」

⑵ 大帶。《廣韻.入聲.合韻》:「韎,韎韐,大帶。」《集韻.入聲.洽韻》:「韐,韎韐,紳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