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󹀥󹀦󹀧

說 明

正  字 B05551 阜-09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北陵西隃,鴈門是也。从A04401,俞聲。(傷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北陵西隃,鴈門是也。从A04401,俞聲。(傷遇切)
注  音 ㄕㄨˋˊㄧㄠˊ
漢語拼音 ㈠shù ㈡yú ㈢yáo
釋  義

ㄕㄨˋ

「西隃」:古山名,即雁門山,位於今中國大陸山西省代縣西北。《說文解字.𨸏部》:「隃,北陵西隃,鴈門是也。」《爾雅.釋地》:「北陵西隃,鴈門是也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即鴈門山也。」

ˊ

1. 「隃麋」:地名。位於今中國大陸陝西省汧縣東三十里,其地盛產墨,故詩文中以隃麋為墨之代稱。《廣韻.平聲.虞韻》:「隃,隃糜,古縣,在扶風。」

2. 越過、超越。通「逾」。《集韻.平聲.虞韻》:「隃,一曰越也。」《字彙.阜部》:「隃,與『逾』同。」《漢書.卷九五.西南夷兩粵朝鮮傳.南粵》:「士卒大疫,兵不能隃嶺。」明.王世貞〈朝鮮三咨〉:「聖主薄來之仁與不貴異之誼,豈不隃越前古萬萬哉!」

ㄧㄠˊ

遠。同「遙」。《集韻.平聲.宵韻》「遙」字:「遙,遠也。或作隃。」《漢書.卷三四.韓彭英盧吳傳.黥布》:「上惡之,與布相望見,隃謂布『何苦而反?』」宋.文天祥〈賀皇太后表〉:「臣遠被繡衣,隃瞻綵仗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