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󸿡𨶞󸿠󸿟

說 明

正  字 B05514 門-12-2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望也。从門,敢聲。(若濫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望也。从門,A01733聲。(苦濫切)
注  音 ㄎㄢˋㄎㄢˇㄏㄢˇ
漢語拼音 ㈠kàn ㈡kǎn ㈢hǎn
釋  義

ㄎㄢˋ
❶視、看。說文解字:「闞,望也。」文選.嵇康.琴賦:「邪睨崑崙,俯闞海湄。」唐.韓愈.寄盧仝詩:「每騎屋山下窺闞,渾舍驚怕走折趾。」亦作「瞰」。
❷臨近、靠近。玉篇.門部:「闞,臨也。」宋史.卷三六五.岳飛傳:「又遣兵東援劉錡,西援郭浩,自以其軍長驅以闞中原。」明.劉基.郁離子.麋虎:「虎逐麋,麋奔而闞于崖,躍焉。」

姓。如春秋時齊國有闞止,唐代有闞稜。

ㄎㄢˇ
㈠之又音。

ㄏㄢˇ
老虎的吼叫聲。廣韻.上聲.豏韻:「闞,虎聲。」詩經.大雅.常武:「進厥虎臣,闞如虓虎。」

張大嘴巴的樣子。莊子.天道:「而口闞然,而狀義然,似繫馬而止也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