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󰻣󰻤𡈕

說 明

正  字 A00733 囗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養畜之閑也。从囗,卷聲。(渠篆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養畜之閑也。从囗,卷聲。(渠篆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養畜之閑也。从囗,卷聲。楷書寫法:「囗」中作「卷」:上作「手寫字」,首二筆作點、撇,不作「手寫字」,右捺筆不穿上橫筆,作內偏旁時,捺筆改頓筆;下半从卩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巳」,寫法參「卷」字。「蔨」(B04041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ㄐㄩㄢˋㄑㄩㄢㄑㄩㄢˋㄐㄩㄢ
漢語拼音 ㈠juàn ㈡quān ㈢quàn ㈣juān
釋  義

ㄐㄩㄢˋ

1. 設柵欄以飼養獸畜之地。如:「豬圈」、「牛圈」。《說文解字.囗部》:「圈,養畜之閑也。」《漢書.卷五○.張馮汲鄭傳.張釋之》:「從行,上登虎圈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圈,養獸之所也。」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養虎豹犀象者,為之圈檻,供其嗜欲。」

2. 姓。如漢代有圈稱。

㈡ㄑㄩㄢ

1. 外圓中空之物或形狀。如:「項圈」、「花圈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「仍舊戴著項圈、寶玉、寄名鎖、護身符等物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卷面上加了三圈,即填了第一名。」

2. 圍、劃定範圍。如:「把這塊地圈起來。」《清朝野史大觀.清代述異.卷上.蘇克撒哈之誅》:「攝政初入都,圈地分八旗。」

3. 畫圈作記號。如:「圈選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(周學道)忙取筆細細圈點。」清.魏源《皇朝經世文編五例》:「句讀以省瀏覽,圈識以明章段。」

4. 屈木或以屈木為材質之器皿。《禮記.玉藻》:「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,口澤之氣存焉爾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圈,屈木所為,謂卮匜之屬。」

5. 指某特定行業或族群範疇。如:「電影圈」、「圈內人」。

6. 量詞。計算環繞次數之單位。如:「三圈鐵絲」、「繞場一圈」。《朱子語類.卷九一.雜儀》:「後於轎頂上添了一圈竹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一四回:「那些用舊的東西,都分與眾人,可著屋周圍又壘了一圈牆,獨自成了院落。」

ㄑㄩㄢˋ

1. 「圈兒」:周圍有東西圍擋起來之地。如:「城圈兒」。

2. 「圈子」:

⑴ 外圓而中空之物或形狀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五回:「拿指頭蘸著封缸酒,在桌上畫個圈子。」

⑵ 範圍。《水滸傳》第六回:「兩個都跳出圈子外來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三回:「既已如此,感激的很。你又何苦把我套在圈子裡做甚麼呢?」

㈣ㄐㄩㄢ

收管、關住。《晉書.卷四六.列傳.劉頌》:「魏氏承之,圈閉親戚,幽囚子弟,是以神器速傾,天命移在陛下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七回:「我只恨天天圈在家裏,一點兒做不得主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