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󰻝𡆰𥫱𥭒

說 明

正  字 A00730 囗-04-07
說文釋形 「囤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「囗」中作「屯」︰上作一橫,象徵「地」,不作一撇,且下不與左右兩筆相接;末筆作一豎曲鉤,寫法參「屯」字。
注  音 ㄉㄨㄣˋㄊㄨㄣˊ
漢語拼音 ㈠dùn ㈡tún
釋  義

ㄉㄨㄣˋ

1. 用竹篾、荊柳條、稻草等編成或用竹蓆圍成之盛糧器具。如:「米囤」、「麥囤」。唐.貫休〈山居〉詩二四首之一七:「且為小囤盛紅粟,別有珍禽勝白鷗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四回:「囤子裡的散糧被亂人搶了一個精光,只有潑灑在地上的,掃了掃,還有兩三擔糧食。」

2. 結木為柵,填以土石,用作堤防或防禦工事之物。《明史.卷八三.河渠志一》:「宜編木為囤,填石其中,則水可殺,堤可固。」《清朝野史大觀.清人逸事.卷五.趙勇略》:「沿江立營,為石囤木柵,設炮以待。」

ㄊㄨㄣˊ

積聚、儲存。如:「囤貨」、「囤糧」、「囤積居奇」。漢.劉熙《釋名.釋宮室》:「囤,屯也,屯聚之也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「牛老把囤下來的幾石糧食變賣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