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󸼆󸼅

說 明

正  字 B05394 金-09-17
說文釋形

手寫字,所以縫也。从金,咸聲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作針,非是。」(職深切)

注  音 ㄓㄣ
漢語拼音 zhēn
釋  義

1. 縫布帛之用具。同「針」。《說文解字.金部》:「鍼,所以縫也。」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風操》:「男則用弓矢紙筆,女則用刀尺鍼縷。」明.劉桐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.卷二.春場》:「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,婦女曝盎水日中,頃之,水膜生面,繡鍼投之則浮,則看水底鍼影,有成雲物、花頭、鳥獸影者,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,謂乞得巧。」

2. 刺。《玉篇.金部》:「箴,刺也。或作鍼。」《漢書.卷五三.景十三王傳.廣川惠王劉越》:「笞問昭平,不服,以鐵鍼鍼之,彊服。」

3. 古代以砭石為醫療之器具。《後漢書.卷八○.文苑列傳下.趙壹》:「然而糒脯出乎車軨,鍼石運乎手爪。」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一八齣:「少不得情栽了竅髓鍼難入。」

4. 指正誤失。宋.范成大〈晞真閣留別方道士賓實〉詩:「時時苦語見鍼砭,邂逅天涯得三益。」

⇒「針」之異體

︿
TOP